第七十一章 四蛆兄弟(第2/2 頁)
頭說道:“不同的漫畫家,擅長創作的題材、畫風各有千秋。”
“漫畫公司那邊,還需要更多能駕馭不同題材,或是不同畫風的漫畫家。”
“嗯!這事我知道了。”
顧淼食指微屈,敲著桌面道:“《美少女戰士》的漫畫版,我已經讓瀨戶在霓虹尋找合適的漫畫家了。”
這個問題好解決。
畢竟是先出動畫,再出漫畫。有了動畫作為參照,漫畫創作難度沒有想象中那麼高。
更何況,霓虹是漫畫大國。
只要萬寶出得起價,區區漫畫家,一抓一大把。
比起漫畫版,顧淼明顯更重視動畫版《美少女戰士》的海外發行事宜。
這可是一件大事!
很多人都覺得,美少女戰士算個屁,能有小圓、小櫻、光美與奈葉經典嗎?九十年代的二次元老古董,還是趕緊躺回棺材裡吧……
能說出這種話的人,只能證明,他是一隻“井底之蛙”罷了。
“魔法少女”,也就是馬猴燒酒動畫系列,霓虹是絕對的出口大國,產出了許多經典的作品。
可說句實話……
眾多魔法少女“經典”動畫,真正具備“破圈”效應的作品,少之又少。大部分動畫,都沒能走出“二次元”這個小圈子。
小櫻光美算半步“破圈”。
美戰,也就是《美少女戰士》,才是真正意義上走出“小圈子”,讓全世界認識“魔法少女”的破圈之作。
這可不是顧淼尬吹。
事實上,美戰動畫在全球範圍內的影響力,完全可以跟霓虹動畫代表《龍珠》系列一較高下。
龍珠還是要強一些的。
但一部少女漫,能跟龍珠這種熱血王道漫掰手腕,已經很叼了!即使最終比不過,也不會有人覺得“美戰”拉胯吧?
不止是東亞這一塊。
在歐美、非洲及南美等地區,美少女戰士也是當時動畫頂流,人氣高到爆炸。
聽說據說有人說……
大概在九十年代中期,大名鼎鼎的迪士尼就曾考慮過,將動畫《美少女戰士》翻拍為真人電影。
這條傳聞真假未知。
但有一點可以肯定,那就是九十年代,《美少女戰士》確實在歐美地區火得一塌糊塗,熱度完全不輸於現在的“超級英雄”們。
直到現在,依然有許多人深深迷戀著那個“金髮飯糰腦袋”,喜歡代表月亮懲罰壞人的水手戰士。
正因如此。
顧淼才特別關注《美少女戰士》的海外發行,尤其是歐美及國內這兩個重要的市場。
歐美英文版還好一些。
關鍵是國內,尤其是中文配音這一塊,如果不盯緊點,鬧出臺版“林小兔”和“月光仙子”之類的笑話……
那不就傻眼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