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南征爭議(第1/2 頁)
第三十五章 南征爭議
次日清晨,劉單為了不讓朝臣們知道自己受傷一事仍然執意上朝,他心情不錯,因為諸葛亮在得知他收養了劉璿一事後也沒有異議。
大政殿。
劉單鑾駕到達後,劉單因左臂有傷,改為右手持劍,拾階而上。監禮官高唱:“陛下駕到。”
劉單緩步走進大殿,群臣山呼:“臣等恭請陛下聖安,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劉單落座後,傳旨:“眾愛卿平身請起。”
待群臣各坐各席後,命張正宣旨。
張正拿起聖旨,高聲傳旨:“陛下有旨,請左將軍、永昌亭侯趙雲聽旨。”
趙雲上前跪下聽旨。
“聖旨,大漢皇帝令:左將軍、永昌亭侯趙雲公忠體國,乃元勳重臣。昔日兩次救護朕躬於危難之中,先帝倚重,三軍愛戴。朕即大位,宜以顯位,彰表元勳。今命趙雲為衛將軍,加封建威鄉侯,欽此。建興二年六月初七日。”
趙雲領旨謝恩:“老臣謝陛下隆恩。”
劉單說:“子龍叔父請起就坐。”
趙雲歸座後,劉單詢問丞相諸葛亮:“相父,近來我大漢財政、軍糧等情況如何?”
諸葛亮稟道:“自去年我大漢執行閉關養民政策以及陛下推行的新政,我大漢逐漸恢復了元氣,經濟收入不僅恢復了較之前還有所增加。軍糧也已漸漸完備,臣預料到明年初即可完備。”
劉單又問:“那麼兵源方面呢?”
諸葛亮稟道:“一年多來,我益州各地共招募了兵卒兩萬多人,臣正命人加緊訓練,估計到明年初這些兵卒也可上陣殺敵了。”
劉單笑道:“相父連續兩次說到明年初,朕明白相父的意思了。既然糧草、兵士明年年初都可完備,那就在明年初舉兵平定南中叛亂吧。”
諸葛亮也笑道:“陛下英明。”
劉單說:“那麼我們大家議下,派誰去平定南中?相父還是決定親自前往嗎?”
諸葛亮拜伏於地,說:“臣請命親自前往。”
“丞相不可親自前往。”忽然有一人出班諫阻,劉單一看,原來是興業將軍王連。
“王大人有何高見?”劉單問道。
“臣以為,丞相受先帝重託輔佐陛下處理朝政,南中是苦寒不毛之地,丞相豈能捨大業而輕入虎狼之地?至於南中,派一員大將前往即可。”王連說。
諸葛亮說:“王大人此言差矣,南中四郡雖然偏遠,卻富庶豐饒,出產豐富,是我大漢的大後方。我大漢若將來要北伐中原,其物資基礎大半須靠南中支援,所以南中對於我大漢十分重要。然而,南中多異族,雖以我大漢的軍力要一戰戰勝他們不難,但要徹底收伏他們卻是難的。”
王連說:“那也不必一定要丞相親自前往,其他將領不能去嗎?”
諸葛亮說:“臣不是說其他將軍不能去,只是臣去更好。為什麼呢?遇到那些夷人是要講些政策的,有些政策不是一般將領能夠當場做主的,所以臣去比較方便。”
王連還是不以為然:“臣以為丞相去過於危險,還是另擇他人去為好。實在不行,請留守江州的李嚴將軍去也行啊。”
諸葛亮說:“陛下,臣此次必定要親自前往南中征討,請陛下准許。”
王連也很固執:“陛下請納臣之諫,別選他人前往。”
劉單哈哈一笑,說道:“二位不必相爭了,眾位愛卿以為何人前往合適?”
趙雲出班說:“臣以為丞相親往必定無往不利,不過王連大人所說也有道理,丞相前往確實有危險性。這樣吧,若陛下和丞相放心臣,臣前往吧。”
諸葛亮笑道:“子龍將軍前往當然也好,只是陛下身邊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