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頁(第1/3 頁)
登基大典並沒有華麗的演出,枯燥,單調,威嚴,所以,在封皇之後,接下來是設宴,宴請眾位大臣吃了午膳後,大典既成,而李野冰新皇帝的身份將傳揚四海,人人皆知,家議戶曉。
登基大典結束後,李野冰便下令替先皇安葬,儀式繁雜,聲勢浩大,李家的先祖都有統一的皇陵,而先皇也早已建好自己的陵墓,此刻,只需要依照儀式下葬既可。
新官上任三把火,更何況是新皇帝呢?李野冰為了穩固自己的地位,下的第一道命令,便是人事安排更換,這道命令的主要目的是升降品職,也間接的拆了一部分洛峻騰的人手和寧王的勢力,表面上看,有些人升了,有些人降了,可仔細一看會發現,升的人也無喜,降的人也無悲,這就是李野冰的第一個計策,不得不令人佩服。
洛峻騰對於這一道任職命令,也看出了李野冰的良苦用心,但他表面服從,卻偷偷反抗了一下,不過,為了減輕李野冰對自己的殺機,他唯有讓自己的勢力分散開來,但總體而言,損失也不大。
寧王更是對此毫無意見,反正,他早就決定服從了。
百廢待新,李野冰的第二道命令是修建河堤,先皇在世時,江南多省出現了嚴重的水災,但當時京城由於洛峻騰和寧王的勢力在拉據,導致這一嚴重問題一再得不到良好的解決,李野冰哪裡肯放棄這麼好建功立業的好機會,二話沒說,就調派兵糧,從洛寧兩方選出了幾個實力大臣前往江南走馬任命,並且下令,沒有處理好這件事情,不許回京復職。
北方戰亂連年,糾紛一直未斷,由其是近幾年來,沒有良將良兵的抵擋,外敵入侵日益嚴重,搶擄掠殺樣樣都來,鬧的邊僵百姓民不了生,饑荒遍野,路上處處可見餓死的難民,幾個有良知的大臣極力的上書建議,但一直沒動靜,李野冰挑出了幾件嚴峻急重的大事,所以,她的第三個命令就是加派兵馬,嚴守邊防,保護百姓不受外敵的侵擾和殺害。
對於這三個命令,都是當務之極,最受人關注的嚴重民生問題,李野冰如此的決策,短時間內就為她贏得不了少的人心,眾人唾泣的女皇帝,竟然政治手腕如此的歷害,處處為百姓著想謀福,怎麼難不令人歡喜慶賀呢?
這三道命令已經讓眾臣惶惶不安,忙碌疲憊,所以,京城的誤樂業在這段時間的收入直速的下降,煙花之地人客清涼,姑娘們天天搖頭苦嘆,但百姓卻樂見其成,都在傳頌著李野冰的領導有方。
這座繁華的大都城,終於有了難得的平靜!
轉眼已是三個月過去了,這三個月,李野冰除了在御書房批閱摺子之外,就沒有額外的誤樂專案,就連寧王,她也只是抽空的見了幾面,喝了喝茶,聊聊當下的緊急軍情和民生事宜。
這種忙碌,讓日子如流水般譁然而過,等到李野冰再停息下來,才發現,一切在她的堅持下,發生了巨大的改變。
這一日,百忙之中的李野冰終於想起來自己還有一個很重要的人沒有見。
洛峻騰,這個給她的生命帶來了太多的驚喜和驚嚇的男人,她一直刻意的想要忽略這件事情,但她就像是一根魚刺梗在喉間,不解決了,一輩子都會不舒服的。
這期間,洛峻騰只冷眼看著李野冰的所作所為,他卻只守在家裡陪著已經生病的三夫人和病入膏肓的洛柄,洛柄已經神志不清了,大夫早就說讓他準備後事。
府上的妻妻妾妾,也顯的格外淒涼,先不說她們的死對頭當了皇帝,就算沒有李野冰的幹擾,洛峻騰對她們也好像失去了興趣,有時候見了面,就像陌生人似的彼此擦肩而過,她們努力的,哭泣著想要吸引洛峻騰的注意,可他卻像是眼瞎了,耳聾了,對此無動於忠。
最痛苦的莫過於李明月,她簡直就像在火中煎著,看不到自己的未來會變成什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