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王帆同學,你到底是怎麼做到的?(第1/2 頁)
“王帆同學,能不能告訴我,你到底是怎麼做到的?”
“如何解決了矽基材料體系的無序膨脹化?”
“又如何實現了無限趨向於理論比容量。”
張老爺子率先發問,一次性吐出一連串的問題。
那焦急的眼神,恨不得馬上就知道最終的答案。
毫不誇張地說,
對於研究能源一輩子的老爺子而言,這個答案甚至比他自己本身還重要。
目前的華國甚至是全世界,已經來到了技術頂端的關口,尤其是能源領域方向,這一種頂端表現的更為明顯。
打個簡單比方,
在能源領域這近五年投入來的資金,毫不客氣的說,是前面十幾年的總和,甚至還要多上一些。
然而,在能源領域基礎上的成果與進,卻顯得越來越緩慢,一直到了今天,任何一丁點的突破,都顯得相當難能可貴。
聽到老爺子的發問,工大本部這一次同行的其他教授和老師,同時也紛紛把目光投了過來。
聞言,
王帆並沒有第一時間回應,
沉吟了一會兒,才緩緩開口回道:
“老爺子,單純的來說,解決矽基材料體系裡,因為充放電過程而導致的體積無序膨脹化,其實我並沒有做到這一點。”
王帆開口說的第一句,把剛剛眾人剛放下來心,又緊緊的懸上去,膽戰心驚,無比忐忑,這些詞,都不足以形容這一會兒他們的心理活動。
“那你的意思是……”
張老接著問道,並沒有因為王帆的第一句話而有所動搖。
“我只是稍稍做了一些改動,在原來基礎上,改變了純粹的矽基材料體系,加入了一些石墨高潔金碳的複合負極材料,形成了矽碳負極材料體系。”
“同時進一步調控材料的共混比例和尺寸,比如si和sio及其碳包和物,與可以進行可逆的li+電化學嵌透的石墨高結晶的共混…………就這樣,透過共混的材料屬性,在大方向上基本上抑制了矽基材料在充放電過程中的巨大體積變化。”
王帆說的很籠統,只是輕描淡寫的將整個體系稍微複述了一遍,這倒不是因為他怕說的太詳細,技術被這些老教授們偷學了過去。
開什麼玩笑,
材料學被譽為玄學的原因,主要就是因為它的不可控,任何一丁點的誤差和因素,就會導致材料的失敗。
單純聽別人講,就算是講的再仔細。
也沒有任何作用。
關鍵還是要落在實際上。
旁邊的教授和老師們互相對視著,大眼瞪小眼,都從彼此的眼神中看出疑惑。
雖然剛剛王帆說的每一句話他們都能聽得懂,畢竟是他們的專業方向,甚至是主攻方向,但是組合在一起,就莫名的有些不明所以。
只有眼前的這一位能源體系的老爺子,才明白王帆剛剛這短短的幾句話裡,到底蘊藏了什麼。
“原來是這樣……”
“難怪,難怪!”
“過去我們都沒有想到這一點,不過就算是想到了,也不會這麼具體,以一種新的共混模式打破原有的體系。”
老爺子自顧自的點點頭,顯得非常高興。
緊接著,
還沒等眾人反應過來,又是一連串的問題拋了出來。
幾乎是同一時間,三號實驗室宣佈臨時關閉。
相鄰的幾個實驗室也同時關閉。
正在做實驗的一些畢業學生,研究生……
被直接趕了出來。
當他們一臉疑惑,打電話詢問實驗室負責中心的老師時,等待他們的回答是統一的暫時離開實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