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部分(第3/5 頁)
找了半天才找到一個有茶喝的地方。
“小鐘啊,把我帶的茶拿來。”
李華的身後一直跟著一個年輕人,不過一直沒有說話,此時也僅僅是輕輕地點了點頭,手腳麻利地從自己帶著的一個包裡掏出茶罐和茶葉,開始泡起茶來。
地方雖然簡陋,但是當茶香一衝竟然就連空氣也清新了幾分!
“欣欣啊,我最近得了一件東西,但看不出它的來厲,所以想讓你看看。”
“李爺爺,您都看不出來的,我就更加看不出來了。”
李華搖了搖頭,說:“老嘍,長江後浪推前浪。”
說著,李華從自己的口袋中拿出一面半個手掌大小的東西放在了桌面上,然後說:“這是一面銅鏡,半個月前我從地攤的地方買來的,一直覺得是好東西,但研究了很長時間、包括和一些老朋友討論了,沒有人能夠確定這面銅鏡到底值多少錢。”
楊欣一愣,她剛才說如果李華鑑定不出來自己也鑑定不出來不是客氣話。作為與自己爺爺同輩的古董收藏家,李華在鑑定上的本領極為高明,能夠難得倒他的古董真的是不多見,所以她也馬上就好奇起來。
“我看看。”
楊欣說著,拿起銅鏡仔細地看了起來。
鏡面不大,大約十厘米多一點,厚約0。5厘米,但不是圓形的,而是“亞”字形,或者說是“十”字形。中央的鏡鈕是菊花紋,往外就是兩層圓形連珠紋,連珠紋中央是淺浮雕式的八卦紋,最外面的則是八朵單線勾勒的流雲紋。
“從銅色和銅味以及它的造型來看,應該是宋代的鏡,但說到它的價值,我現在也沒有太大的把握。”
李華點了點頭,說:“我也認為是宋鏡,但是是查了很多資料都不見記載。”
得到這面銅鏡之後,李華翻閱了很多資料,歷代的古鏡圖錄都翻遍了,但一點線索也沒有,這讓他相當的頭疼。
李華說完之後,房間裡沒有人說話,大家都陷入沉默之中。
馬天南看了看楊欣,他這個時候已經知道她是古董鑑定的高手,要想引起這樣的人的注意就必須投其所好,於是大腦一熱,說:
“這個……不是已經確定這是宋代的銅鏡麼?既然是年代這樣久的古董,肯定值不少錢的。”
馬天南這話一出口,就感覺到周圍的人的目光就像是箭一樣向自己“刺”了過來,而且不約而同地都露出古怪的神色。
臉一紅,但不知道自己到底哪裡說錯了:
“這個……是古董就值錢,難道不是這樣?”
看到他這樣子,李華樂了,笑著說:“馬方啊,你的這個侄子對於古董收藏瞭解得不多啊。”
“呵,李老,這個……”
馬天南的話一出口,馬方就有想把他殺了的衝動。古董古董,當然前提是要是古的東西,但並不是說只要是古的東西就一定是值錢,於何年何月出自何人之手是古董價值的命根所在,如果馬天南只是一個普通人說這話沒有什麼問題,但作為鼎尚齋的第二代卻說出這樣的外行的話真的是讓人笑掉大牙了,特別現在在屋子裡的都是同行,那就更加丟人,甚至他都找不到藉口來掩飾這種無知。
“別糊說!”
馬方最後只得瞪了馬天南一眼。
“李爺爺,這面銅鏡,不知道你賣不賣?”
從李華拿出這面銅鏡,鄭天龍就注意上了,別人認不出來,但他地認出來了,雖然說與之前的那一面四神八卦鏡相差不小,但如果價錢合適,他還是想收下來。
自己與白劍雲接下來的計劃是開一家法器店,開店就要有很多法器,現在既然有機會收就不放過,早一點準備絕對沒有錯。
楊欣心中一動,她想起之前鄭天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