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丨奉先吾兒(第2/3 頁)
太師府發展的眼線,許多王允不方便跟呂布當面言說的事情,都由劉艾代為轉達。是故呂布親自將劉艾迎進大帳內,拱手言道:“何勞親至,我已選配好了車馬,隨時可以護送太師入宮。”
劉艾心裡有事,他推辭了客套,開門見山道:“敢問將軍,太師今日言行如何?”
呂布愕然,見劉艾神情嚴肅,他倒也機敏,將今天的事和盤托出:“無非是一些小事,田景小兒背地裡散佈謠言,中傷司徒與我,但我料想他意不在此,別說實據,就連猜測也不曾有過。只是編撰童謠暗示董卓,說我與司徒結成一派,是個威脅。但我將此中緣故解釋成他們涼州人看不慣我等幷州人,董卓也沒往他處想,還寬慰了我。”
想到董卓的‘寬慰’,呂布面上又是一絲怒意。
劉艾訝然於呂布一介武夫,也能臨危不懼,對答如流,相比之下自己慌慌張張,真不是成大事的模樣。於是再不敢小看對方,沉聲說道:“艾在此謝過將軍出言相助,日後必稟明司徒,以爵相酬。只是這田景,屢屢針對我等,無論是無心之舉,還是別有意圖,我等都應該向司徒知會一聲,好做籌算。”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確是此理,還勞煩你代我走一趟了。”呂布對劉艾的道謝只擺了擺手以示不用,無禮如此,讓劉艾一時語塞。
劉艾略一揚眉,也不再說什麼,正欲與呂布一同出發,前往太師府門前等候董卓。途中呂布騎在馬上,與劉艾並轡而行,他左顧右盼,見周圍都是自己人,便悄聲問道,語氣中帶著絲緊張與按捺不住的興奮:“詔書何時到?”
這是指幾人約定,由尚書僕『射』士孫瑞等人親自擬寫誅董以及赦免從犯的詔書,這決定著呂布等人刺殺朝廷大臣的合法『性』與正規『性』,不容小覷。劉艾小聲道:“茲事體大,詔書必得即時而作,提前寫一刻,便是多一分危險。所以今晚若是沒有,明日清晨當至北宮門奉上,將軍且放寬心。”
呂布點點頭,不再說話。
中臺又稱尚書檯,司徒王允兼尚書令,每日要蒞臨中臺理政。董卓到來,王允親率諸尚書下階迎接,奉上主位,董卓大致說了幾句場面話,見尚書檯一切如常,便擺車駕往前殿去了。
劉艾卻找了個藉口留了下來,王允見他面『色』不豫,知道有事發生。他不動聲『色』,跟劉艾假模假樣的說了段套話,離去時又親自相送,坐乘一車,甚是隆重。在私密的車廂裡,兩人這才開始暢所欲言。
“事情就是如此,董卓今日拿世祖出身旁系得登皇位作喻,恐怕又有了廢立之心。再加上主簿田景私使道人『亂』傳謠言,說呂布將反,直指司徒,所幸呂布機警,用言語糊弄了過去,不然今日將起大獄!”
“廢立?皇帝由董太皇太后撫養長大,董卓廢少帝后,自託董氏外戚,得以攝權掌政,這天下還有哪個宗親比今上更適合嗎?至於田景素來厭我,惡語中傷也不是第一次。老夫以前從未理會、更未加以制止這類謠言,便是要證明我心懷坦『蕩』,若是當時便派人處置了,反倒會讓人覺得老夫心虛。”在車廂內跽坐的王允眼皮也不曾抬起,根本沒有將這些放在心上。
爾後,他又輕飄飄的說出一段更沉重的話來;“董卓前日回京,老夫曾隨乘,他說三輔有流言傳‘天子有偽’,說真天子早已病崩,如今宮裡的皇帝,只是某個權『奸』找的假貨。”
權『奸』指的是誰,不言而喻,董卓分明是藉此敲打王允,如果王允不支援董卓的心意,那王允就是那個偷樑換柱的權『奸』。王允冷言道:“董卓突發此言,怕不止廢立這麼簡單!”
“那這是何意?”劉艾話剛一說完,突然‘啊’的叫了一聲,狠狠地拍了一下大腿,驚恐的說道:“難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