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頁(第2/3 頁)
壓著猴子的山,山體崩塌,猴子早就不在了;她又曾去花果山訊問,然而五百年世事變遷,漫山遍野的猴子更無一隻認識什麼孫悟空。
她望向山頂一塊裂成幾塊的石頭,似乎天地間就只剩下這個痕跡,可以證明靈猴曾如何地誕生。
然而她再也沒有找到他。
華山周邊的寺廟,越建越多。黎明之時,就連在山洞深處,都能聽聞得遠方傳來的佛鐘聲。
但是,那又如何呢?
她曾見一人,初時拜在聖母殿中,很虔誠的樣子,還為那個傻乎乎的泥胎寫了首讚美的詩。
兩個月後,她又見到他,那時他正在拜菩薩。佛堂與西嶽廟相隔不遠,她看他走進去,抖抖索索地掏出些銀子遞給方丈,那老和尚只看了一眼,便轉身離開了。
接著他去了山下的市場,買了兩尾半死不活的鱧魚放生到別家的魚塘裡,就拍拍屁股進了賭場,隨即把身上的錢輸得精光。
她記得他輸光錢財之前還在與周圍的人扯淡,說自己放生了活魚做了好事,下一把定有菩薩保佑,替他翻盤……
後來她第三次見到了他,也是最後一次。
那時,那人正在拜一個外國人。貞觀九年時,有個叫阿羅本的人從外國帶來了一種叫景教的新教派,他們視十字為神聖,尊一個被釘在十字上的可憐人為聖人,還大張旗鼓地說那個人是神的兒子,神愛世人……
而楊蟬所見過的那個人就信仰起這種宗教,他把所有反對他的人都當作邪佞,所有曾經自己所相信的宗教都是邪教,似乎自己信奉著自己口中的神明就能夠成為神所愛的子民。
楊蟬再沒關心過後來他信奉了什麼,或許對這個人而言,信仰什麼都是一樣的。
‐‐一個再普通鄙俗不過的凡人。
高僧之行,只為普度眾生;然而即便他勞苦功高,那些受到了大乘佛經福澤的人們,仍是人。人,有私慾,可以因之前的不滿而換一種信仰,卻依舊繼續卑微地苟活於世間,然後……沒有然後了。
可嘆那芸芸眾生,與之相同者成百上千。世人,仍是如此,不會因未聞佛經而更齷齪,也不會因佛經被取回而更高尚。人,只是需要信仰一個東西以填補心中的空白,無論那個所信仰的是不是可崇拜的偶像。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