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頁(第1/2 頁)
皇帝並不知道嬪妃們的喜好,他每日要想的事情太多,這些小事他從來都不放在心上,也有人會替他記著。
所有人都收到了花燈,除了坐在他身邊的林後。
林後對此沒有什麼感覺,倒是李湛的臉色沉了下去。這時,掌事公公親自提著花燈走上前,將一盞蘭花狀的花燈遞予皇帝。皇帝接過花燈,側過身,對上林後冷若冰霜的容顏,目光竟有幾分躲閃,「此物,皇后收下罷。」
按照習俗,七夕夜有人贈花燈,收下花燈意味著接受贈燈人的好意,否則就是婉拒之意。
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了林後身上,只見他似有些出神,靜靜地注視著花燈。
第63章
林後許久沒有動作, 皇帝手上還拿著花燈, 臉上有些掛不住, 臉色也沉了下來,正要發作,就聽見李湛喚了一聲:「父後。」
林後鳳眸微沉,從皇帝手中接過花燈,淡淡道:「謝皇上。」
雖說蕭貴妃死後, 帝後的關係稍有緩和, 至少皇帝不會再和過去一般當著其他的人面給林後難堪。可兩人糾纏了這麼多年, 其中恩怨豈是說放下就能放下的。林後淺唇微啟, 「湛兒,你覺得此花燈如何?」
李湛道:「玲瓏剔透, 巧奪天工。」
「你既喜歡, 就拿去罷。」
話音一落, 皇帝驀地放下手中的酒杯, 禾公公倒吸了一口冷氣,幾位嬪妃互相交換著意味深長的目光。
被夾在兩位父親中間的李湛似有些無奈, 「父後……」
皇帝看著林後, 目光如炬,「皇后,你這是何意。」
林後還是那副事不關己的語氣,「字面上的意思。」
帝後之間的氣氛好似一根繃緊的弦, 隨時都可能斷裂。就在眾人噤若寒蟬之時, 晏未嵐抿了一口桃花酒, 只覺酒味甘甜,口齒留香,又往杯中添了一些,越過虞策,把酒杯推至虞笙跟前。
虞策:「???」
被虞策擋著,虞笙看不到晏未嵐的臉,只能看到他白皙如蔥,骨節分明的手指抵在酒杯邊緣,他莫名地想起這雙手在身體上遊走的感覺,臉騰地燒了起來。他拿起酒杯,就著晏未嵐剛剛品酒的地方,喝了一口桃花釀。
好甜啊,他以前怎麼沒發現桃花釀這麼好喝。
虞策戲虐地看著虞笙。這酒每人桌上都有,晏未嵐送酒,虞笙喝酒,都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上頭帝後都快吵起來了,這兩人居然還在下面借酒傳情,膽子真是夠大的。
這時,李欒開口充當帝後夫夫的和事佬,笑道:「皇后,這七夕贈花燈,只限於情人夫妻之間,您將皇兄賜您的花燈送給秦王,似不太妥。」李欒對林後頗為敬重,可他畢竟姓李,還是要站在皇帝這頭的。
德妃忙附和道:「舒王說的極是,臣妾也知道皇后愛子心切,不如讓人再做一個同樣的花燈送給秦王,您看如何?」
德妃說完,眾嬪妃都七嘴八舌地勸了起來。
皇帝是老大,大家會站在他那邊也在情理之中。虞笙看不下去,正要站出來為林後說話,卻被晏未嵐搶先了一步。
「方才舒王說七夕贈燈之舉只會在情人夫妻之間。臣有疑惑,此說從何而來?」晏未嵐不說話的時候,美貌已讓人不能忽視,一旦開了口,就好似夏夜盛開的曇花,所有人的目光都聚在他身上,只有坐在他對面的三公主看他的眼神含羞帶怯,想看,又不敢同旁人一樣大大方方地看。
晏未嵐的語氣還算客氣,可虞笙卻察覺到了某種不一樣的東西。說起來,晏未嵐和李欒自從第一次見面,就不太對付,晏未嵐還特意叮囑過他離李欒遠一點。夜宴上,晏未嵐是唯一一個對帝後之事毫無興趣的人,現在忽然發言,是為了站隊,還是純粹是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