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部分(第1/4 頁)
�淶墓婺S肫�傘5�且喚��懇桓鋈碩薊崢吹健鞍�嘲�О�閽聰欏閉餉匆惶跣涯康謀曖錚�智邐�氐慍雋慫�牒閽聰榍�客蚵啤⒓��酌艿墓叵怠�
電子書 分享網站
破繭 2(5)
紅柳床單集團的兩位掌門人,一位叫黃建鈞,一位叫王雨洪,關係就像親兄弟一般。
黃建鈞與王雨洪原先都是江陰要塞鎮鄉村裡土生土長的基層幹部。要塞鎮緊貼著萬里長江,扼滔滔長江入海的咽喉;地勢十分險要。現在新建的江陰長江大橋的引橋穿鎮而過。要塞鎮地處要衝,交通十分繁忙。但在上一世紀改革開放的初時,要塞鎮還是十分貧窮落後。恆源祥創牌子的時期,加盟恆源祥的幾乎都是蘇南地區的貧困村、貧困廠。這正應了中國人的一句名言:窮則思變,而變則通!黃建鈞與王雨洪都讀過書,有一點文化,是鄉村中的能人。兩人形影不離,當時黃建鈞在公社大隊擔任大隊會計時,王雨洪任小隊會計;以後黃建鈞任大隊長,王雨洪也就接替他任大隊會計。領導上叫黃建鈞辦廠,也就是江陰市被單廠,不久黃建鈞也就將王雨洪調到自己身邊,擔任自己的副手。現在黃建鈞是紅柳床單集團的董事長總經理,王雨洪也就是副董事長兼副經理。
黃建鈞是一個頗有戰略眼光的人,在被單行業生意還十分興隆的時候,就在1988年辦了一家絨線廠,說是廠,其實不過是一個車間,只有六七十名工人,生產紅柳牌絨線,辦廠的初衷是為了解決殘疾人的安置,當時絨線廠的職工裡,有一半是殘疾人。
從1990年開始,絨線行業大滑坡,江陰廠同樣受害,原先替上海19毛生產的定牌毛線,在工廠倉庫裡積壓了60噸,幾乎將被單廠所有的倉庫都塞滿了。其實不僅是絨線業,上一世紀90年代初時,蘇南幾乎所有的鄉鎮企業都不景氣,鎮裡面決定將鎮辦的菌種廠、電扇廠等都併到被單廠來,殘疾人又增加了不少。當時被單等床上用品生產與銷售狀況尚好,主要用於外銷,兩位廠長唯一擔心的是絨線廠,只想讓它能自給自足,不贏利不虧本,至少能解決殘疾人的吃飯問題。
1992年的春節,黃建鈞在家裡看電視,看到了恆源祥的廣告。他想這家絨線廠(他還以為恆源祥是一個絨線廠呢!)在如今這個世道還能在電視臺做絨線廣告,肯定實力不凡,就萌發了想與恆源祥合作的念頭。但是左思右想,苦於沒有牽線的人!
但是就在他們一籌莫展之際,牽線人出來了,他叫徐雲鵬,黃浦區商業協會的秘書長,江陰人,當時正在江陰老家過春節。在一次飯桌上,杯觥交錯之際,黃建鈞談起了他的苦惱。徐雲鵬一聽哈哈大笑,講:“你們說的是恆源祥的小劉?沒問題,我和他很熟。小劉待人非常熱情,是個‘模子’(這裡是褒義,有非常仗氣的漢子的意思),過了節我叫他過來看看……”
1992年的清明節剛過,劉瑞旗輕車簡從,果然來到了江陰。兩位廠長陪著劉總仔細地考察了工廠的每一個車間,總體感覺非常滿意。
王雨洪心裡有數,他直截了當地對劉瑞旗講:“劉總,我們絨線廠的生產車間非常小,與你的其它一些加盟廠不好比。我與黃廠長商量過了,只想讓絨線廠2臺400錠的機器轉起來,解決工廠殘疾人的生活問題……”
劉瑞旗笑了:“儂錠子一轉,解決的就不是這區區幾十個殘疾人的生活問題了。你們是撿到了一隻金飯碗,捧到了一個了聚寶盆……”
果然正如劉瑞旗所說,紅柳廠捧到了一隻聚寶盆。加盟恆源祥以後,紅柳廠的絨線生產,從原先只想“討一口飯”吃,到突飛猛進,1993年生產全毛絨線380噸,1994年生產800多噸,1995年生產1500噸,1996年更是達到創記錄的4000噸!當年全廠的總產值為億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