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頁(第1/2 頁)
那街上原先的鋪子自不必多說,家家門前掛著燈籠,更有那街道兩旁的鋪子之間,懸了線掛了五顏六色的燈籠,一時街道燈火通明,好不熱鬧。
那些個賣吃的鋪子前頭多的是買的人,那些如豬肉鋪子,她大姐姐家的豆腐鋪子,元宵晚上生意多與他們無關,索性關了門,自家玩去。
把鋪子前頭的位置租給臨時擺攤的,有那雜耍表演的,有那玩套圈的,有那猜燈謎的,一時也是熱鬧非凡。
人頭攢動,荷花鎮鎮上的居民幾乎都出動了,更有那附近村莊的村民,挪不過家裡小郎君小娘子的軟磨硬泡,只好帶上這小鬼頭過來參加燈會。
晚上回不去村子只好借住在鎮上的親戚家,若實在不好意思打擾,只好咬咬牙在鎮上的客棧下腳了。
姜鐸自然想去那猜燈謎,奈何懷裡的小鬼頭還有家裡的女人都對那雜耍心心念念,只好往那雜耍的攤子走,此時已有好些個人圍著那攤子看,只聽一陣叫好聲,再有一群人喊道:「再來一個!」
那班主拱拱手,廢話不多說,就讓班裡的人接著上節目,只見那看起來三大五粗的一個漢子,一上來就給大夥兒亮出了一把拴著繩子的劍,耍了幾下證明他手裡的刀貨真價實,還猶覺不夠,請了圍觀的一名漢子去驗證,那漢子也是個好膽量的,不怯場的,好一番驗證之後,大聲喊道:「貨真價實。」
那三大五粗的大漢立時廢話不多說,張開大口,把竟是把那劍往自己嘴裡放,一時觀眾都屏住呼吸,雖然知道他們表演的人定然經過訓練,但就怕自己不小心喊出聲嚇到那漢子,出了什麼意外把自己的肚子捅破。
只見那劍一點點伸進去,直到後頭那劍更是完全進去了,那漢子卻面色如常,再把劍掏出來。
一時間喝彩無數,那班主就適時出來說了一句電視劇臺詞:「各位有錢的捧個錢場,沒錢的捧個人場!」
說完也不自己去收錢,派了他身邊的那隻猴兒,拿著個託盤,一有人往託盤裡扔錢,那猴兒就回作揖,好不新奇。
一時扔錢的人倒是多了起來,姜榆也掏出裝著自己私房錢的錢袋子,隨著大傢伙扔了一個銅錢進去,看那猴兒沖自己作揖,只覺得好玩,那攤主看這麼多人打賞一時笑得紅光滿面。
看完了這波雜耍的熱鬧,姜鐸就馬不停蹄地往那猜燈謎的地兒去,猜燈謎這顯然比看雜耍那兒安靜多了,大家只小聲交流,那猜中的,開開心心領了那猜得的燈籠離去了,那沒猜中的,只好向攤主交了五文錢,買了那燈籠去。
這猜燈謎的有不止一個攤兒,有好幾個哩,看您是要那文縐縐的陽春白雪,還是要那接地氣的下里巴人,都有,任君挑選。
姜鐸一到一個猜燈謎的攤兒前面,就有幾個半大的郎君過來問候道:「夫子」,想來是姜鐸的學生。
姜鐸也不多為難他們,只讓他們自己去玩,別太晚回家就放他們走了,看那幾個小郎君大氣不敢出的樣子,姜榆只覺得感同身受,就像出去以前她出去快樂在路上碰到班主任一樣,快樂少一半!
姜鐸矜持道:「三郎,你喜歡哪個花燈啊?」爹都猜得出來!
姜榆看這幾個攤子中就面前這個,人比較少,且這些花燈上,跟其他攤子的多不一樣,畫的都是些梅蘭竹菊的。
想來攤主做的是高階一點的生意,專本做讀書人生意的,遂指了指一個畫了梅花的燈盞:「就那個叭。」
姜鐸湊過去一看,只見那梅花燈盞下頭掛著的字條上寫著:二形一體,四支八頭;四八一八,飛泉仰流。
姜鐸當下就讓小紅拿下那燈盞,對著那攤主道:「答案是井字。」
那攤主見客人猜中了燈謎,白送了一個燈盞,也不惱,笑呵呵把燈盞遞給姜榆,對著姜鐸道:「客官好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