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頁(第1/2 頁)
笨手笨腳地掰開一顆南瓜籽,你還別說還挺香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自己是男孩子,那幾個大媽重男輕女,大妞二妞就沒得幾個南瓜籽…
姜榆吃完一個南瓜籽,就把兜裡還沒捂熱的賣身銀大致分成三份,分給了大妞二妞。
大妞二妞顯然沒想到小叔叔叔會把得的東西分給她們,畢竟以前小叔叔也沒把自己得的東西分給她們。
不跟她們搶就不錯了,再說她們娘說了,不可以跟小叔叔搶東西,那小叔叔給了她們拿了算不算搶呀,好想回去問問娘呀
雖然家裡條件不錯,但是姜老太苦日子過慣了,今兒也就是姜鐸回來,姜老太才捨得煮那麼多蛋羹,平時有啥好吃的,張氏、姜老太自然都是緊著男丁姜榆,少有她們的份兒,她們都習慣了,姜榆得了好東西,不會分給她們的。
姜榆看大妞二妞一副想要又不敢要還很震驚的表情,想想自己以前的黑歷史,不是,那不是叔以前還不懂事嘛,現在叔改頭換面,重新做人了,別這樣,叔都要以為叔給的不是真瓜子而是金瓜子了
大妞二妞到底小孩子心性,一方面她們想吃,另一方面也怕自己不接小叔叔就生氣了,到時候還是會被娘罵,左右不接小叔叔生氣了會被罵,接了娘也可能會罵,那還是先吃了再說叭。
她們家在村尾,地理位置在村裡不算頂頂好,畢竟在姜鐸一鳴驚人之前,她們家在村裡完全排不上號。
其實她們家後頭推翻舊房子,準備起新宅的時候,村長姜鎮就來家裡說過要不要給她們家換塊村頭的宅基地,畢竟現在她們家出了個秀才,老大不一樣了。
姜老太倒是有過一些心動,但是想想自家在這村尾也住了好久了,左鄰右舍又比較熟悉好相處,村尾人少,地大,可以圍更大的院子,索性就不換了。
當然這些事兒姜榆都不知道,她現在正在欣賞這個村子,其實沒啥好欣賞的,就一條土路從她們村尾延伸到村頭。
但是她們三個都短手短腳,走了老半天才走到一半兒,一眼望去,她們村四面環山,土路兩旁不是田就是人家家門口。
不過現在的人家都會用土圍起來一個前院兒,不會直接光禿禿的一片兒讓路過家門口的人看清楚家裡人在幹嘛。
一路她們三個邊走邊扒拉瓜子,氣氛融洽,此起彼伏地掰瓜子的聲音。
隔著大老遠,就聽到一聲尖利的聲音在破口大罵:「滾,給老孃滾,少給老孃這一套,這個家早就沒你的地兒,你給我打哪兒來死哪去去!」
看著那戶人家院子外面圍了一群人,姜榆覺得事情它不簡單,古代版的吵架?
吃瓜看戲,瓜在手裡,戲在那裡,走起!
姜榆噠噠噠加快自己的小馬達,大妞二妞剛剛吃了小叔叔的東西,正是吃人嘴短的時候,看他快步往那邊走了,二話不說跟上了。
顯然這場鬧劇已經持續了有一會兒,不然也不能一會子就集聚了這麼多吃瓜群眾。
姜榆仗著人小,帶著兩個侄女在人群中像泥鰍一樣,左拐右拐,終於搶得了前排圍觀的資格,因為她們人小海拔低完全不影響原本的前排觀眾吃瓜,所以倒也沒人說什麼。
這家人顯然也沒有啥家醜不外揚的意識,爭執的地點壓根就不再他們自家的院子裡,要是在院子裡,人家頂多在院子外頭聽個響兒。
在院外頭,難怪人家看戲一般來湊熱鬧,國人愛八卦看戲的精神,顯然古往今來都有…
透過眼前看到的一個跟她親娘張氏年紀差不多的女人攔著一個跟她大嫂小張氏年紀差不多的女人,以及這個女人身邊帶著一個跟她侄女差不多的大的小姑娘。
根據周圍吃瓜觀眾的話拼湊出來她們之間的關係是,攔著不讓進門的中年婦女苗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