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頁(第1/2 頁)
老兩口還給姜榆包了大大的見面禮,把呂母旁邊的小娘子看得一愣一愣的。
呂母就對著自己旁邊的小娘子道:「翠娘,帶著表弟出去玩。」打發了他二人去西廂玩,他們在正房裡談話。
呂氏做飯館生意發的家,到了呂父這一輩,呂父頗有眼光,做生意也頗有手段,生意更是蒸蒸日上,把個小飯館做大做強大,後來在鎮上開了酒樓,在荷花鎮站穩腳跟。
不過要說呂父一生最得意的事,卻不是做生意賺了多少銀兩,而是自己的眼光。
當初姜鐸還沒考上秀才,一個妥妥的落魄少年,連他家酒樓的一頓飯錢估計都付不起,但是自己跟他接觸之後,就覺得這個人吃苦耐勞,有毅力,考取功名只是遲早的事,就把自己的幼女嫁給他,資助他考取功名。
他的眼光果然沒錯,這個女婿沒讓他等太久就出人頭地了,這事兒,每每他想起來都要暗自慶幸自己先下手為強,不然要是等他考取功名了才想起來要把閨女嫁給他,憑自己那時的財力還真不一定輪得到自己。
這些年,他們呂家生意在縣城漸漸做大,不說有女婿的功勞,但是到底有顧忌到女婿的身份在,沒什麼人找他們家麻煩。
這好容易女婿出息,一腳踏進了讀書人的行列,連帶著他做生意都多了一絲底氣,以後閨女跟著女婿一生順心,再沒什麼可煩惱,自家做生意也算是有個依仗,不是想著要去欺負誰家,旦求生意場上那些個牛鬼蛇神看在女婿讀書人的面上別拿他們家開刷。
他們商戶掙錢多沒錯,但是地位到底低,一跟官府有關的對上,吃虧是肯定的。
所以才有那麼多商人想要個讀書的女婿裝點門面,雖然女婿沒做官,但是見了縣老爺不用下跪,那些個衙役也要給些面子。
但是眼看著這姻親關係到了小輩竟是要斷了。
以呂父看,最好的法子就是讓姜三郎日後娶了他家翠娘。
他們老兩口,子女緣不旺,這輩子就一子一女,大郎靕郎如今已經接管了家裡的生意,和兒媳牛氏也只生了兩個孩子,大孫子翼郎剛成婚,孫女就是如今陪他們老兩口在老宅的翠娘,只比姜榆大點兒。
日後的孩子才能流著他們呂家的血,不然到了小輩,關係到底淡了,這好不容易有了個當秀才的姻親,他可不想斷了。
再說姜三郎在女婿的教導下,想來是不差的,少不得女婿會督促他考個秀才回來,甚至更進一步,那他們呂家也能跟著沾點光。
就算沒有,也不多虧,翠娘嫁到她親姑那,不會受欺負,日後靜娘老了也有依靠,一舉三得。
只這事不好自己開口,自己開口曉之以理還不如自家娘子動之以情。
比起呂父更關注這些身外的好處,對自己的眼光多有得意,呂母心裡確實覺得對女婿有一絲歉意。
他們呂家一直都子嗣單薄,所以對於每個孩子都疼愛,這些年因為閨女沒有孩子,他們操了多少的心。
原本女婿考上秀才,他們一家都高興得很,但是閨女多年都沒生下一子半女,讓呂母又提心弔膽了起來,生怕女兒受了委屈,也怕女婿哪天把閨女給休了。
索性讀書人重視名聲,加上女婿不是那等子忘恩負義的白眼狼,沒忘記當年他落魄時,自家對他的幫助,對自己閨女倒也不錯。
現在閨女的年紀也大了,實在沒法子了,過繼了姜家的三郎,這孩子雖然是女婿的親侄子,但是到底和自家沒有什麼關係。
他們老兩口是沒想到閨女在子嗣上如此艱難,眼下姜三郎還小,看起來跟閨女處得也還行,但是他親生父母還在哩。
呂母一點兒也不放心把閨女的下半生放在他身上,跟官人一合計,真讓官人想到了一個好方法。
官人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