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頁(第1/2 頁)
姜老夫子這些年早不種地了,一個是他年紀大了,都已經六七十了,種不動了,再說兒女年紀也大了,很不用他一個老頭子去忙活這些。
再說他現在一堆的學生,每年的束脩很夠他們一家嚼用,不必再下地。
這會兒村學裡的學生們,也已經吃完飯,繼續在屋子裡溫書了,姜老夫子已是白髮蒼蒼,卻是精神抖擻地坐上上頭盯著底下的小蘿蔔頭:看看哪個小鬼頭不認真。
姜老太也只帶著姜榆靜靜走過,並不去打擾,只裝作漫不經心地問:「三郎,你可知你爹是在這村學裡讀的書?」
——!
她還真不知道!那裡頭坐著的老先生不就是她的師祖嗎?
姜老太也沒想三郎回答,自顧自地說了起來:「你爹小時候,咱家窮得叮噹響,你大伯和你爹都是懂事的好孩子,小小年紀就知道心疼我跟你爺爺,你爹那時才八九歲,我和你爺爺還有你大伯每天在地裡忙活,他呢就每天給我們送飯,每回經過這村學啊,聽見裡頭的讀書聲,他都羨慕得很,只站在窗外聽!」
姜老太又道:「你爹可真是個聰明的,他在外頭聽姜夫子念,自己跟著背,竟也背得七七八八,他心裡也知道咱家條件沒能力供他讀書,也不說要去讀書,不敢告訴我跟你爺爺,只自己偷偷站在窗外學。」
原來二狗子是大齡入學兒童!不過這話怎麼聽得如此心酸,在她的世界裡,去上學是件多麼平常的事情鴨。
身為一個五星紅旗下長大的孩子,義務教育外每天上不完的補習班讓學習變成一件不快樂的事情,沒想到二狗子是想上卻上不成,勵志人物。
姜榆都被姜老太說得緊張起來:「那後頭爹怎麼上的學?」
姜老太看三郎被勾起好奇心,笑道:「後來還是姜夫子發現了你爹在窗外偷偷學,讓你爹背書,你爹一口氣背了下來,姜夫子來咱家跟我們說一定要讓你爹去上學,束脩可以慢慢還不用一次還清,我跟你爺爺還猶豫著呢,你大伯就說讓你爹去讀書,他努力幹活供弟弟讀書,本來你大伯都到了要說親的年紀了,愣是要供你爹上學哩!」
說到這裡,姜老太臉上無不自豪,別人家的兄弟和不和睦她不知道,但是她的兩個乖兒子一直都很和睦。
當初要不是大狗子堅持,她和老頭子都不一定堅持讓二狗子去讀書,畢竟手心手背都是肉,二狗子是她最小的孩子,她當然心疼,可是大狗子那時都十三四了,再供二狗子讀書,大狗子哪裡娶得上婆娘。
後頭大狗子果然是熬到二十一才娶上媳婦,索性二狗子也是個知恩圖報的。
成了秀才以後不忘扶持自己的大哥,現在大狗子二狗子的生活都過得不錯,她這個老婆子,拖兩個兒子的運道,臨老了享上福了。
現在村裡的老太太誰不羨慕她!
姜老太再接再厲:「這學好不容易上了,但是這讀書寫字,哪樣不得錢,你爹為了省下紙張,新學的字捨不得在紙張上寫,只沒事的時候蹲在院子裡用樹枝寫,不然就是幫奶奶燒火的時候用火棍寫,等寫會了再在紙張上寫。」
二狗子學得好辛苦啊,竟然連紙張都捨不得用,想到自己前兒和錢小郎玩數獨霍霍掉的紙張,姜榆只覺得一陣心虛。
「你爹為了讀出個人樣來,每天天剛亮就已經在院子裡背書了,他學得比人家晚,又怕沒讀出頭來讓我們失望,下了大功夫在這上頭,但是你爹他自己不知道,每回啊家裡人看著他認真讀書,幹活都有勁了!特別是每回聽他念書,奶奶就覺得幹活一點兒也不辛苦!」
姜榆只覺得心裡已經流下了羞愧的淚水,二狗子十歲不到,就聞雞起舞,頭懸樑錐刺股,每天天矇矇亮就起來讀書原來是這個時候就養成的習慣,他不成功誰成功?
再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