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頁(第3/3 頁)
黯然,父皇從來都是這樣,心裡只有太子,無論拿出多少太子的罪證,父皇依舊偏心,憑什麼。
五皇子跟太子之間的仇恨,已經達到不死不休的地步。
皇帝疲憊地揉了揉鬢角,冷眼看著幾個兒子表情各異,一種無力的感覺湧上心頭,他不知道自己還能忍耐多久。
&ldo;父皇息怒。&rdo;六皇子急忙勸道,眼中充滿關切。
七皇子不甘落後,附和道:&ldo;父皇息怒,五皇兄也是一心為民,想必不是故意的。&rdo;
皇帝表情淡淡的:&ldo;你們有事?&rdo;幾位皇子一起前來御書房求見,確實湊巧。
六皇子心中一凜,微微垂下眼簾,恭順道:&ldo;啟稟父皇,兒臣無甚大事,今日原是向您報喜,兒臣又得了一名嗣子,還請父皇賜名。&rdo;
七皇子不蠢,心念稍稍一轉,立馬撇清關係,自己前來御書房求見,必須與五皇兄無關,笑著道:&ldo;父皇,兒臣聽了黎大人的言論,深深覺得有理,還是父皇慧眼如炬早早就看出朝中棟樑,昔日東河鬧水荒,遊大人擅自開倉放糧,本就觸犯了大晉律法,只判看他一人斬首示眾,已經是父皇法外開恩,誰曾想,遊家人不僅不知感激,竟然還挑撥民眾弄出一個萬民請命,這要置大晉律法與何地,黎大人的言辭一針見血。&rdo;
皇上面色稍緩,可不是嗎?黎卿家關於遊大人的言論,簡直深得聖心,難道僅僅因為一心為民就可以不顧國家律法?
至於從富戶手中籌集糧糙的說辭,皇上雖然不甚贊同,但在他內心深處何嘗不覺得有理,面對國庫空虛,皇上心裡最恨的,其實就是那些為富不仁的商人,只是作為一國之君,他心裡更加明白自己沒有任性的資格,商人哪怕再不堪同樣是大晉子民,帶動了大晉的經濟運轉。
七皇子眼中的得意一閃而過,拍對了父皇馬屁。
然而,他並沒有高興多久,皇帝的心思誰又能夠猜得透,幾個兒子的小動作,皇上又怎會不知情,不管他們表現得多好,多孝順,還不是為了自己屁股底下的這把椅子。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