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以工代賑(第1/2 頁)
傳旨太監康公公擦著額頭上的冷汗走出了御書房。 這次彙報嚇得他打了幾個激靈,魂差點飛了,真是:伴君如伴虎啊! 小太監走後,益皇趙泓煜激動得搓著手,在屋裡轉了好幾圈後,對身旁的大太監魏琦道: “傳範丞相、童尚書速來御書房…” 魏琦:“奴家親自跑一趟。” 不一會,兩個朝廷重臣便一路小跑的走進了御書房。 進了御書房,只見皇上一手握拳不停的擊著打另一手掌,在桌子後面來回踱步呢。 “啪!啪!啪!” “又是什麼情況?”兩人狐疑的對視一眼,上前施禮: “參見陛下!” “參見陛下!” “坐!” 益皇擺擺手,自己也坐了下來。 “二位愛卿!朕今天有聽到一個好訊息,迫不及待的要給你們分享一下…” “是災民都安置好了?”範丞相問道。 益皇端起茶抿一口道:“青州和泰州都開始施粥了,基本安穩下來,柳州的災民都被孫刺史送到了南塘縣…” “什麼?” 聽到這,丞相範仁正立刻站了起來,打斷了益皇的話,憤然道: “陛下,萬萬不可啊,南塘縣是個小縣,人口不足五萬,又是窮縣,如何…” “你先坐下,朕話還沒說完呢。”益皇忙攔住範丞相道,“你們先聽聽人家南塘縣令是怎麼辦的嘛…” 趙泓煜接著就把剛才傳旨太監說的那一套原原本本講了一遍,激動之情溢於言表。 兩大重臣都聽傻了。 範丞相聽罷,忍不住又站了起來,激動道:“妙!妙!妙!” “此法甚好!” 童尚書也站了起來道:“陛下,趕快傳旨青州和泰州,令其效仿,他們可都坐在那裡,就等著施粥的啊……” “嗯!”益皇點點頭。 範丞相的激動得一張老臉通紅,他接著上前拱手道: “陛下,那吳縣令真是天下少有的奇才,讓他做個縣令實在埋沒了,不如調入京城,委以重任……” “不可操之過急,”童尚書接過話道,“想那少年縣令才上任不到一年,尚待歷練,若貿然入京,只怕京城的水深,再淹壞了他…” “嗯!童愛卿言之有理!先讓他在下面鍛鍊一下吧,不急於一時。” “對對對,臣一時激動,考慮不周。哈哈哈!”範丞相拍拍自己的腦袋又坐回原位道。 “陛下!” 童尚書拱手道,“”看來陛下欽點這個縣令還真是長臉,先是不費一兵一卒的‘剿匪’;接著又是推行‘青苗法’;如今又是‘以工代賑’;還有咱們喝的這個‘狀元紅’酒…皆出自這個小縣令之手。” “奇才啊!” “可不!朝庭有此人才,乃大益之幸,百姓之幸啊!”範丞相捋著鬍鬚感嘆道。 “不過,” 範丞相突然想到了什麼,忙拱手道:“陛下!得找個時間,敲打一下孫忠海了,這個少年奇才是他的下屬,別再讓他給毀了…” “無妨!我看孫刺史未必治得了那小子,他可不是省油的燈……”童尚書接過話道。 “哈哈哈!” 益皇笑道:“朕也覺得那小子不好惹,你沒看,他親戚家還住著兩千多災民呢!” “哈哈哈…” 三人不由一起大笑起來。 童國安回到尚書府時,天都快黑了,他端著茶杯坐在廳裡呆呆的出神,腦子還停留在御書房,與皇上商議賑災事宜的情形…… “爹!怎麼了?朝裡又出大事了,看你魂不守舍的樣子…” 女兒的話語把童尚書思緒拉了回來,童瑤瑤笑盈盈的走進屋裡。 “咳!” 童尚書輕咳一聲道,“沒啥大事,大益出了一位奇才,我們都很欣慰…” “什麼奇才?誰?” 童國安抿一口茶,把杯子輕輕放回桌面上,淡淡的問道: “假若,你是南塘縣令,突然送給你一萬災民,你將如何安置?” “南塘縣…” 聽到南塘縣三個字,童瑤瑤怦然心動,她故作鎮定的把精力集中在老爹的問題上,認真思索著。 童尚書靜靜的喝著茶,等待女兒的回答。 “一個幾萬人的窮縣,如何承擔了一萬難民?” “所以考驗你的能力了。”童尚書意味深長道。 童瑤瑤又認真想了想道:“若我是縣令,先穩住民心,按時施粥;安排人看護好他們,注意衛生,避免瘟疫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