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頁(第1/2 頁)
其實弘暉也想去的。這孩子這幾年大了,看著是穩重成熟了,骨子裡還是那個淘氣包,最不怕出門了。
林染能放曹顒出去,是因為他雖然是十三歲的身體,身體裡卻是一個後世的靈魂。弘暉是萬萬不行的。
哪方向來說,也不能讓他出去的。
隨她走這一趟,對一個十歲的孩子來說,已經非常了不起了。
到殺虎口四百五十里路,五天趕到,其實不慢,每天也要有幾個時辰快馬的。
給弘暉興奮的不行。
腿磨破了,疼得呲牙咧嘴,上了藥,還能笑嘻嘻的跟著侍衛去打獵烤肉。
林染就覺得,這些年,她跟顧屹給弘暉開的那麼些小灶總算是沒有白廢。很是欣慰。
「怎麼這麼多人往歸化城去啊?都下雪了。」
路上,每天都能遇到幾十撥拖家帶口,推著車或是挑著擔帶著行李出關的漢民。他們衣衫並不厚實,有些更是補滿了補丁的單衣,鞋上是草鞋,頂著寒風趕路。
這些人不用問,肯定是去開荒的。林染有些不理解,怎麼不等開春天氣暖和了再出關,現在去,地都凍實了,又不能開。沒有冬衣,過去還凍,冬天都不知道怎麼過。
「這個跟沈夫人有關。曹顒說她在清水河買了兩萬畝地種高梁,在那邊建了土坯房子,正在招農戶過去種地。您看這些人裡,有些行李裡面都帶著粗布呢。這些都是沈家布莊上的布,運到了清水河,憑布就能領房子。還管一冬天的口糧和柴禾,用明年的收成抵。」
弘暉在歸化城住著的日子,天天在外面跑。清水河離歸化城一百多里呢,他與曹顒去過好幾次。兩天往返,也不嫌棄累。便是在歸化城,也從不在宅子裡待,不是出去打獵,就是去外面逛。檢視民情、市場。
林染一說就笑,「這沈夫人,倒是會算計。」
女人果然更會過日子。
她這是把工人招過去了,還省了布的運費。用這布吊著,這些工人,還不會去別的地方。都是些不值當什麼的粗布,估計最終還是會用到這些工人身上。開出來的荒地種了高粱,運回來正好做釀醋的原材料,自產自用,還省下一大筆成本費。
「嗯,如果這些人能誠信的把布運到,把再把布做為獎勵送給他們,她得到了品性好的農戶,農戶也找到了好主家。算是雙贏。」
弘暉聽林染分析完,想了想,再在心裡比較了一下,男家主們在有些事情上,確實沒有女家主細心。
特別是在拉攏人心上,差得不是一星半點。
有時候,人心可能就是在一點點微不足到的小地方。
「這些事,不會男女。只不過是有些人習慣了把佃戶、工人當奴才用,骨子裡看不起人,幹好是個人品質,幹不好就罰。卻不想想,工人要是把地當自家的,自覺下死力氣幹,多省出來的,都比投入得多。」
這個道理,在後世,差不多人人都明白。但這時候,還真不見得。
弘暉還好,從小在他們兩口子身邊時間多,潛移默化的,接受程度還是比較高的。
「明白,皇瑪法幾次南巡,也是為了安撫漢人……」
是。
身後還跟著那麼些大內侍衛呢,這話題不能深談,點到為止吧。
弘暉在這一次的喀爾喀之行當中領悟了什麼,林染不知道。她自己,與商戶、家戶接觸得多了,更深刻的認識到,這所謂的康熙盛世,並不是她想像中的那麼富足。
百姓的日子還是很苦的。
「你是不是說過,多積功德,對你身體也有好處?」
回到京城,林染就問顧屹。
「是,功德是補充元靈最好的靈藥。」
他這身體,能弱成這個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