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頁(第1/2 頁)
雖然不明白如此可怕的怪盜為什麼沒能將文書一舉消滅,但行動的規律已經掌握了。即,其二,同時期複製的內容,同時期消失。
如果只要滿足這個條件即可,那麼一舉消滅所有文書應該也是理所當然的,所以可以推測實際上還有一個約束條件。因此剛才三種形式的最後一條,在這裡換一種寫法,應該也可以吧。
其三,文章複製之後,歷經百年而消失。
換言之,文章無法任意改動壽命。
這裡出現的百年這一資料,我並不認為它準確。絕世大盜顯然是超人的存在,既沒有理由主動採用十進位,而且就連我們自己採用十進位的理由,也無法滿懷自信地回答出來。
儘管如此,至少那像是百年期限的訂單,不是十年,也不是千年。兩百年前出現的鯰魚像,在百年前消失,由此看來,大抵應該是這個範圍吧。這一出現和消失時期的推測,是從文書連續消失事件的調查倒推得出的,說明的順序雖然反了,不過並沒有改變整體概念,便請各位姑且聽之。
文書以一定的間隔消失。文書中設定了定時器,安排好在時針指到第100年時同時消失。也有人認為,這就是鯰魚文書中記載的內容。沒有執行系統也能執行的程式,或者是與執行系統固化在一起的程式語言。
照這樣下去,也就是以鯰魚文書的徹底消失告終而已,不過那文書的機制竟然還能波及被複製的字串上。複製文書中的計時器被重置為0,又開始計算下一個百年。
複製原件不斷消失,複製品又帶著新的時間限制而殘留下來,所以最終並沒有什麼大問題。文書不斷更換媒介而存續下來。我們的生命,大抵也是這樣的情況,雖然說並不是全然沒有問題,但不也總是能在大路上前進,沒出什麼大的差錯嗎?
遺憾的是,最先找出這一結論的,不是我。
儘管在記錄中完全沒有留下任何記錄,一位老教授的最終授課[16]講義揭示了鯰魚文書的全貌,但什麼也沒留下來。
你大概會問:你到底在說什麼?不過事實就是如此,我也沒辦法。
這位老教授只知道被人稱作託梅女士,其他的一概不明。從她沒有留下什麼特別引人注意的事跡來看,那種被遺忘的感覺值得強調。總而言之,關於這最後的一堂課,找不到任何一名出席者。這一點就非同尋常。
說起來,這一最終授課本身,也是在她到達退休年齡的一年後才舉行的。也就是說,就連負責這一事務的部門,也差不多徹底忘記了她的存在。奇蹟般意識到這一點的辦事員急急忙忙催促她辦理退休手續,又貼出最終授課的日程海報,但因為記錄的日期是在一年前,於是又趕緊改掉,總之就是手忙腳亂的模樣。
我之所以大致瞭解這一連串的事情,僅僅因為我是目睹了那張海報的少數人中的一個而已。
託梅女士,自我消失自動機的理論專家。一生只發表了四篇論文,每一篇都不存於歷史中。為什麼僅僅幾篇論文就能當上教授,這一點尚不明確,不過真正的情況也許是因為在被遺忘的過程中不知不覺變成這樣的吧。除此之外再沒有別的解釋。
論文可以說枯燥無味。第一篇論文,提出了相當於自我消失機器的東西,命名為原型i,第二篇論文是原型ii,第三篇是iii,第四篇在iv上終結。宣讀第四篇論文,正好是在最終授課的時候,但因為沒有任何人出席,所以也沒人知道它的內容。
有個研究領域叫自我增殖自動機(self-replicatg ache),託梅女士最早涉及的似乎是這個理論。機器放在一邊,就會自我繁殖,不斷增長。關於這種機器的基礎理論,與電腦科學的基礎有著很深的聯絡,但託梅女士對這一方面似乎沒有任何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