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秦律》功不可沒(第2/2 頁)
此的效果,秦朝的連誅制度功不可沒。
《秦律》法令條文太細緻,百姓動不動犯法,最關鍵的是老百姓是沒有資格得到一本《秦律》瞭解其中的法律規定,對於愚民之策,秦朝上下都是極其認知的,法律的解釋權是秦吏說了算的事情,他們說你犯法就犯法。
這麼多年下來,百姓已經形成了抗體了,在你沒有意識到自己犯法的情況下,你都有可能被抓,當自己覺得自己犯法的時候,他們就真按自己是逃犯來做,一般情況下,他們會當一個待宰羔羊等死或者的逃亡成為山賊土匪,當突破極限之後,等死的百姓也會奮起反抗。
而現在百姓對《秦律》恐懼的這根弦被義軍砍斷了。
義軍在項縣住了這麼久,百姓們幾乎全部都和義軍接觸過,項縣百姓的估計,秦軍的來到他們小命根本不可能保得住,這時百姓還不敢和秦軍拼命,為了保命只能跟著義軍繼續南下了。
所以秦軍來到項縣見到的就是一座空蕩蕩的城池了。
這種情況讓白勐無比氣憤,卻又無可奈何,他倒不是氣憤百姓跟著叛亂走,百姓加入叛軍,他們的軍功反而會更多。
白勐真正氣憤的事,他明明是內線作戰,硬生生的打成了外線作戰了,叛軍所到之處,那真是寸草不生,白勐因為要追趕徐凡他們這些叛軍,軍隊當中攜帶的糧草並不算多,本來他的想法是,今年秋收各縣的糧草還沒運輸,他可以在縣城糧庫得到糧草。
但現在這種情況顯然超出了他預料之外,而此時秦軍的糧草已經不足十日,這已經算是一個比較危險的數字了,他只能派領使者去後方,請求郡守運輸糧草來支援大軍,同時他繼續帶領大軍南下追殺叛逆主力。
始皇帝35年11月7日,寢縣城下。
經過了好幾日的行軍,上萬秦軍終於包圍了義軍主力,當看到寢縣城牆的時候,白勐內心也鬆了一口氣,只要在寢縣把這股叛軍徹底剿滅,他們的罪責就能降到最低了。
百勐命令士兵修築營地,打算休整一日之後,再進攻叛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