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4章 真正的大佬都是裝於無形中的(第3/4 頁)
。
沒在門口耽擱什麼時間,一邊閒聊著,兩人一邊走進了這座宏偉龐大的建築。
因為徐川在星海研究院那邊耽擱了一些時間的關鍵,等他們趕到魔都國際會議中心的時候,亞太科創投資峰會已經正式開始了。
省略掉開幕式的會議和那些亂七八糟的接待儀式什麼的後,直接進入正題反而是徐川比較喜歡的節奏。
走在會議中心,徐川瀏覽著各公司擺在展位上的產品。
這還是他回國後,第一次參加這種型別的峰會,來自亞洲,乃至其他州的科技和產品就這樣擺在了他面前,如同皇帝的妃子一般,供他欣賞著,挑選著。
其中有完成品,也有半成品,甚至是概念性技術都有。
當然,這也是這次科創投資峰會的目的之一,旨在為全球政策制定者、科研工作者以及企業界搭建一個高階國際對話與交流平臺。
在這個平臺上,來自亞洲,乃至全世界的科創公司、以及天使投資人,或對產品有需求的企業,都可以在這裡尋找自己的需求。
一路和樊師兄閒聊著,兩人一路來到了七樓的會議中。
就在這時候,一處展臺上的產品,或者說概念吸引了徐川的注意。
《隔膜式液態儲氫燃料電池
電池領域的產品,雖然不是鋰電池,但展臺上打出來的口號,一公斤的氫電池能量密度40kwh的數值,還是吸引了他的目光,讓他停下了腳步。
事實上,在去年鋰硫電池技術突破之後,原本打的火熱的各類鋰離子電池,無論是液態鋰離子電池,還是凝聚態鋰離子電池,亦或者聚合物鋰離子電池,都悄無聲息的熄火了一般沒了聲音。
關於電池的各種爭論聲音也全部塵埃落定,無論是學術界還是產業界,都很默契地將最新的鋰硫電池捧上了新時代的舞臺。
伴隨著這次變動的,還有一大批鋁電池、鈉電池之類的電池專案被各個公司、實驗室和研究機構迅速砍掉。
無他,在鋰硫電池的能量密度面前,傳統的鋁電池、氫電池、鈉電池這些專案都遠遠不夠看的。
沒辦法,在電池領域中,鋰可謂是電池的‘動力之王’,可以是bug級別的材料。
雖然鈉離子電池、鋁離子電池、氫燃料電池等用其他金屬或材料做的電池在最近十幾年層出不窮,但沒有一種能撼動鋰電池的c位。
尤其是在人工sei薄膜解決了鋰枝晶難題後,更是可以說非‘鋰’不可了。
這一次鋰硫電池的出現,也不過是加劇了這些元素材料退出電池舞臺的速度而已。
雖然電池並非是真的離開鋰就無法制造使用,理論上來說,氫、鋰、鈹、鈉、鎂、鋁等材料都可以。
但對於電池來說,最重要的指標就是能量密度。
簡單的來說,就是能否以‘儘可能小的體積和重量’儲存和搬運‘儘可能多的能量’。
從這兩個條件來看,其實如何做出高能量密度的電池元素週期表就已經給出了答案。
第一、選擇元素原子質量小的!
元素週期表排名越靠前,元素質量越小,所以理論上來說,前三排基本都可以考慮。
第二、用於電池材料的基本元素要容易釋放出電子,且原子中包含的電子,最好儘可能多地參與釋放
即“金屬性”的強弱,金屬性越強的元素越容易失去電子,所以可以優先考慮金屬材料。
原子質量小,代表著體積小,重量輕;而釋放電子數量多,則代表著能搬運更多的能量。
比如氫原子只有一個電子,所以氫電池的所有電子都參與了工作。
而電子數量較多的鋅,一共有三十個電子,但它最外層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