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十八歲那年(第1/3 頁)
舞臺上,徐川捏著零碎的粉筆頭,向後撤了兩步,最後看了一眼黑板上的那些算式和證明過程。
舞臺下,德利涅教授眯著的眼睛放鬆下來,微皺的眉頭和有些繃緊的神情也舒緩開來,帶上了一絲笑意。
而坐在他身邊的費爾曼教授感嘆似的說道:“真是讓人驚訝,透過狄利克雷域來對Ω的分形維數和分形測度的譜進行限定的同時,再進行擴域和轉換來並建立聯絡,從而證明基於weylberry猜想的Ω分形維數和分形測度是譜不變數。”
“太巧妙了,這種思路。”
聞言,德利涅教授笑了笑,道:“是啊,最難得是他今年才十八歲,就已經解決了一個t2級別的世界級數學猜想了。”
頓了頓,德利涅忽然看向費爾曼,道:“十八歲那年,你在幹什麼?”
費爾曼思索了一下,道:“剛剛大學畢業進入博士學習,和他比起來,差距實在太大了。”
德利涅笑了笑,道:“我也差不多。”
.......
舞臺上,徐川盯著鋪滿算式和驗算過程的黑板看了一會後終是長舒了一口氣。
終究,他還是完成了weylberry猜想的證明,不出意外的話,從今天起,它將晉升為定理。
而數學界,物理界乃至學術界也多了一種新的方法。
在未來,天文學家可以利用這種新的方法去精準的計算遙遠宇宙中星辰的大小,也可以用來精算黑洞的精準半徑,甚至是龐大河系的半徑,也能透過這條定理計算出來。
毫無疑問,在天文物理界,這是一項重大的發現與革命。
輕輕的轉身,徐川看向了舞臺下的觀眾,輕聲道:“抱歉,耽誤了大家的一些時間。”
“在weylberry猜想弱化形式的證明基礎上上,透過狄利克雷域來對Ω的分形維數和分形測度的譜進行限定,再進行擴域和轉換來並建立聯絡,從而證明基於weylberry猜想的Ω分形維數和分形測度是譜不變數。”
“進而,我們可以確定在任何維度任何情形下,都存在一個分形框架,使得邊界?Ω在此分形框架下是可測的。”
“同時,它也使得weylberry猜想在此分形框架下是成立的。”
“在今天,weylberry猜想成功從數學猜想的殿堂中走下,儘管它還未經過稽核,但我相信,它會成功的!”
......
隨著徐川的話音落下,二號禮堂中一片寂靜。
有驚訝,有疑惑,有難以置信,也有帶著澹澹笑容的由衷慶賀。
那些從一開始就知道了徐川在舞臺上做什麼的數學教授臉上表現出了驚訝和難以置信。
而那些後面趕來的觀眾,則有些迷茫和困惑。
至於前排的幾位大老,臉上則帶著澹澹的笑容。
各種情緒在禮堂中交錯,氣氛沉悶凝重又寂靜,沒人說話,也沒人離場。
因為沒人敢確定weylberry猜想是否真的被眼前的這名少年證明了。
最終,打破沉寂的,是再度站起來的費弗曼教授。
這位如今滿臉絡腮鬍須,年輕時有些像彭于晏的數學教授先是向舞臺上的少年投去了一個讚揚的眼神,隨後鼓起了掌。
啪啪啪···
清脆響亮的掌聲在寂靜的禮堂中傳遞著,隨即,如潮水般的掌聲淹沒了整個禮堂。
不管是的數學教授,還是跟隨前來的學生,都紛紛站了起來。
掌聲,歡呼聲,口哨聲絡繹不絕。
在今天,他們見證了一個數學史上的奇蹟,見證了一個世界級猜想被證明,也見證了未來一名偉大數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