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九章 中風(第1/2 頁)
陸氏醫館。
休息了一天繼續開張,醫館外依舊是人滿為患。
陸九又忙碌起來。
但不知為何,今天過來的本地人比較少,反而是外地人越發多了。
而且大部分人都是些複雜的病症。
甚至這裡面還來了一個半身不遂、口舌歪斜的患者。
醫館內,一三十出頭的男人將自己的媽媽抱在小床上放好後,便緊張地看著陸九,“陸醫生,您看我媽這情況,還有辦法嗎?”
陸九道,“很麻煩,這個病,我沒把握,只能先試試。”
別看陸九現在可以讓肺癌晚期的患者恢復胃氣,就什麼病都不在話下了。
其實不然。
續命跟治病,這是兩個領域。
時子雄他媽媽的治療方向是續命,就是我不管你的病如何,反正已經是治不好了,我只調你的生活狀態。
但是眼前這個中風患者不一樣,你要想調好她的生活狀態,就必須治好她的病,如果僅僅只是續命的話,那去醫院的病房住著其實就可以了,沒必要找中醫。
“您試,您試。”於國來態度非常好。
他來這的原因,就是因為看到了網上一個尋找民間中醫的影片。
後來搜尋了一下陸九的名字之後,立刻出現了很多相關影片。
在看完所有的影片後,他才下定決心,要從南湖跨省過來找陸九看病。
中風這個病,其實中西醫他們都找過了,但沒用。
治了有半年多了吧,一點起色都沒有。
其實來這之前,他也懷疑萬一碰上的是個騙子該怎麼辦。
以至於在跑過來之前,於國來還悄悄過來踩了個點。
等他從幾個本地人口中知道了陸九的事蹟後,於國來才終於下定決心帶他媽媽過來看病。
反正,不管結果如何,他都不會放棄,陸九治不好,他就去找別的醫生。
陸九沒有第一時間把脈,而是在這位阿姨偏癱的部位捏了捏,揉了揉,以此來判斷她目前大致的情況。
其實在以前,中風被稱為僕擊、偏枯、薄厥或大厥。
《黃帝內經》靈樞·刺節真邪篇就提到了這個病,“虛邪偏客於身半,其入深,內居榮衛,榮衛稍衰,則真氣去,邪氣獨留,發為偏枯。”
素問·通評虛實論篇說“凡治消癉、僕擊、偏枯、痿厥、氣滿發逆,肥貴人,則高粱之疾也。”
再結合素問·生氣通天論篇裡的“大怒則形氣絕而血菀於上,使人薄厥。”
便不難看出,容易得中風一般是兩種情況。
要麼就是吃的太好了,要麼就是情緒太過極端了。
那些從不忌口啊,脾氣急躁易怒的人,平日裡不夠注意,那麼一旦虛邪偏客,很有可能就被中風找上門來了。
當然,還有一種特殊情況。
那就是素問·調經論篇說的,“血之與氣,並走於上,則為大厥。厥則暴死,氣復反則生,不反則死。”
這話的意思就是血與氣並,循經上逆,就會發生“大厥”病,使人突然昏厥如同暴死,這種病如果氣血能得以及時下行,就還有生還的可能,如果氣血壅於上而不能下行,那就沒救了。
這就不存在半身不遂的情況了,一旦發生沒能搶救過來,基本就告別人世了。
當然,直接猝死的中風,一般只發生在年紀比較大的人身上,因為隨著年紀的增長,身體各項機能退化,氣血兩虛之後,血氣就容易並走,再加上血管老化,環境變冷等各種因素,虛邪一旦入侵,根本就不會給這樣的人太多緩衝的機會。
所以,越是年紀大的老人家,越要懂得保暖,特別是換季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