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第3/5 頁)
黑河和政府照了張相
所以,河南省副省長張洪華在淮河沿岸汙染
區越看越生氣,怒不可遏,一針見血,擲地有聲地
憤然說:只管他們自已賺錢,不管別人的死活,這
跟圖財害命有什麼兩樣!
1993年繼小黑河小洪河汙染兩岸的報道之後,引起了以李鵬為總理、朱鎔基為副總理的國務院的高度重視,成立了淮河汙染防治領導小組,組成了以國務委員。國務院環保委主任宋健為組長,國務院環保委副主任、國家環保局局長解振華為副組長的,有水利部。化工部、輕工部、重工部等有十幾個有關部委領導以及淮河流域四省省長參加的淮河汙染防治領導小組。
1994年5月19日,受國務院總理李鵬的委託,以國務委員宋健為組長、國家環保局局長解振華為副組長的有關部委領導,會同淮河流域四省省長,赴淮河流域現場辦公,實地考察,以求一舉解決淮河流域的水汙染問題。
宋健一行先到了李風1993年就報道過的那條黑河和那條洪河。正是五月揚花的季節,黑河兩岸綠油油的一望無際的麥田,與醬油似的黑河形成了鮮明的對照。
這些麥田可以作證,幾年前抗旱,人們無可奈何地引黑河水灌溉了兩岸的麥田,結果許多畝麥子枯死絕收,大面積的麥於減產。
從此之後,當地不論遇上天有多麼的乾旱,寧肯讓小麥渴死乾死,也不敢再引黑河的水澆灌自己的麥子,這些可憐的和村民們一樣守著黑河沒水喝的麥子呀!
宋健和解振華以及部長、省長們靜靜地位立在一座殘破的水泥橋上,望著這條稠乎乎烏咚咚的已經死亡了許多年的河流,在濁水惡臭中相對無語。
黑河兩岸,小魚當飯的日子早已成為往昔的光榮歲月,曾經風景秀麗的惟一見證,便是那幾株在黑河邊上半死不活依依扶風的老楊樹,老楊樹的半中腰掛著一縷縷去年盛夏的洪水忘記了帶走的河柴,昏昏的懷想著過去的時光。
宋健眉頭皺得像兩把生鏽的鎖頭,急於尋找一把鑰匙來開啟。
宋健找到一把開鎖的鑰匙,這把鑰匙的名字叫做:黑河和政府照張相。
宋健半真半假嚴肅而風趣地說:我們一起在黑河邊上照個相吧,當地的領導同志都來。這就叫立此存照。就拿這汙染的河流做背景,過幾年我們再來這裡看看,也要站在現在這個地方,再照一張相,看看河水變清了沒有!
宋健是受國務院總理李鵬的委託來淮河現場辦公的,足以代表中國政府,河南省的張洪華副省長和當地的市長、市委書記都是當地的父母官,亦足負起黑河變清的使命,於是他們便在黑河橋上站成一排,和黑河一同照了這一張相。
這是一個具有歷史意義的瞬間。
淮上苦初透
十幾位部長們,皺著眉,輪番接過那隻水碗,
去瞅去嗅,那水的味道嗅著都讓人噁心,那顏色
在碗裡瞅著都讓人噁心,更何況去喝了。部長們
看過嗅過,雖然沒有依樣去喝,可神情已顯得十
分沉重,個個是一副悲天憫人的樣子。
5月22日上午8時20分,宋健一行來到淮河上游的主要支流沙穎河,看到的景象讓人觸目驚心。這條十幾米寬的沙穎河,河面上漂浮著厚厚的白色浮沫和一層黑油油的懸浮物,一路流來,激濺有聲,散發出撲鼻的惡臭,兩岸風光黯然失色。
位於沙穎河邊的河南省淮陽縣豆門村,整個被包圍在一片濁水惡臭之中,還沒有等宋健、解振華一行進村,大家便已經被臭氣燻得人人皺眉,個個蹩額。
世代居家在沙穎河邊的農家媳婦牛鳳琴把宋健一行讓進自家院子裡,未語先長長地嘆了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