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頁(第1/2 頁)
明代大學者張燧曾經在自己的著作《千百年眼》中,寫下這樣一段話。
趙元佐此舉,可謂追跡千古,豈真狂也!太宗之殘忍刻薄,到此寧不可為之警省耶!
想不到承容郡主竟然是趙元佐的孫輩,讓楊宗謹更添了幾分遐想。
「請問郡主在閨房中,以什麼為樂?」楊宗謹又問道。
「讀書。」八賢王道,「我也不是很清楚,但是聽她的父親說起她,都說她整日手不釋卷,以書為伴。」
楊宗謹眉頭一皺,發覺事情不簡單。
八賢王看楊宗謹變了顏色,問道:「你有什麼發現嗎?」
「暫時還沒有。」楊宗謹急忙圓場,「我只是感慨一下而已。」
八賢王將信將疑,沒追問下去。
現場死去禁軍的屍身都被收殮,裝在棺材裡帶走。八賢王又護著承容郡主的遺骸離開現場,送到在京中的楚王府邸。
李諮也率領衙役挨家挨戶的詢問,有事去辦了。
楊宗謹則跟著李迪上了馬車,打道回府。
路上,李迪低聲道:「你剛才分明發現了什麼,卻為什麼不當眾說出來。」
楊宗謹道:「投鼠忌器耳。」
「此話何意?」
「死去的人根本不是承容郡主本人,而很有可能是她的丫鬟之類的人物。」楊宗謹指著自己的手,「一般女工的手都是帶有痕跡,而郡主手不釋卷,只有中指和食指略微有問題。」
楊宗謹道:「但看這具遺骸的手指,卻是滿手傷痕。」
李迪一下子就懂了,疑惑道:「如果那不是郡主本人,那麼真的郡主現在何方?」
楊宗謹無奈道:「這正是我想不明白的地方。為了不打草驚蛇,這才故意裝作一無所知的樣子。令我想不通的是兇手劫走郡主,用意是什麼!」
李迪跟著困惑,忽然想到一件事,大叫不好。
「岳父發現了什麼?」楊宗謹急忙問道。
「先皇和官家對楚王一脈恩寵有加,特許他們出入都城自由。」李迪道。
楊宗謹被一下子點醒,急叫:「我們趕快去城門,看能不能攔住他們。」
李迪搖頭道:「算了,已經太遲了。從我們發現開始算起,已經過去了整整一個時辰。只怕已經得逞。」
楊宗謹道:「就算得逞,也該知道是從哪個門離開。我們要趕緊追查,遲一步,麻煩就更大了。」
李迪認為有道理,立馬驅車前往樞密院。希望能夠在樞密院拿到許可,這樣才好盤問禁軍。
這是規矩!
第七十九章 環環相扣
禁軍的管轄權歸誰呢?歸殿前司和侍衛司。
但是他們雖然有統兵權,但是實際的調兵權力在樞密院。
正確的程式是先去樞密院報個到,待樞密院問清楚情況再判斷,如果是大事,必須上報朝廷,再做處置;如果是小事,則寫一份手札,交給門下省等候批覆。門下省批過之後,留下一份做檔案。再交中書省籤押,然後施行。
楊宗謹聽完這些,人都傻了。
原本還想著調兵去追,或許還有可能追到蛛絲馬跡。要照這樣的速度耗下去,又是大晚上,人都跑沒影了。
李迪卻堅持這樣做,說道:「這是規矩,不可以亂動。倘若出現差池,被臺省的諫官得知。明天參奏我的摺子,能堆成一座山高。」
楊宗謹急了:「可以先辦事,後補票。」
「什麼?」李迪眉頭一皺,聽這話怪怪的。
楊宗謹這才想起自己用了現代詞彙,忙掩飾道:「我的意思是可以先派禁軍,再回頭向官家說明情況。官家通情達理,肯定不會怪罪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