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部分(第3/5 頁)
不欲(3),否則……”
徐惠沒有說下去,卻足可想見李恪此時的神情,蓮步微微,竟自走回到殿中。
李恪怔然立在當地,一股叢火自心底驀然蒸騰!
無為其所不為,無慾其所不欲!猶記得那亦是落葉紛黃的時節,那高高在上的女子,亦曾於無人處,暗自警告過他向來高傲的母妃!
如今,這與她三分相似的女子,竟用了同樣的話來警告自己!
想來,不覺心上生寒,望著女子走去的方向,那殿口似猶有她的餘香。
難道……她,真真便是她的再生嗎?還是……天意如此!
緊緊握拳,當年自己說過,要叫母妃做皇后,保護母妃,不再受他人訓斥,可如今……
眼眸緊緊凝住,猶若千絲萬縷碎麻,絲絲糾結……
………………
(1) 選自《道德經》:聖人的法則,有作為而不爭奪,雖然他不爭,但天下沒有誰能和他爭。
(2) 選自《道德經》:不爭者反而善於取勝。
(3) 選自《孟子·盡心章句》上:不做我不該做的事情,不追求我不該追求的東西。
(1)、(2)當年詳情見《大唐風月》——《離恨天》,(3)當年詳情見《大唐風月》——《君臨天下之江山美人》
《大唐風月—徐賢妃》 十三 蕭牆喋血春也歿(1)
自那以後,太子再不曾有過笑容,行為更不加約束,反而變本加厲,便是要看著李世民是如何心痛、如何痛心疾首一般,徐惠望著天子日漸憂慮的神情,卻不知要如何勸他。
冷夜孤窗,帝王總會於深夜沉沉嘆息。
徐惠知道,他心有鬱結,可卻不知該要從何寬慰。
好在近年,國運昌順,四海安平。
貞觀十四年,吐蕃贊普松贊干布遣大相祿東贊攜金五千兩、珍玩數百,入長安,向唐請婚,李世民正為擇哪一位公主入蕃和親為難之際,宗室女,江夏王李道宗之女自告奮勇,自願入蕃,聽聞此女才貌雙全、秀外慧中,年方十六,正配得二十五歲的松贊干布,李世民遂下詔,封李道宗之女李貞雁為文成公主。
文成公主五試祿東贊,終於貞觀十五年由李道宗與吐蕃迎親使共同護送公主入蕃和親。
和親隊伍恢宏壯大,朱紗緋幔、華蓋遮天,菱紗拂過處,整個長安城,皆被籠罩一層喜色。
觀禮、送親之人密密擁擁、推搡不禁,李世民赫然立在城頭,俯視送親隊伍步列齊整、浩蕩出城,眼中是許久未曾見的光明。
巍巍大唐、萬眾之民,這是他的江山、他的天下,如今,本該是笑擁江山、坐享天下之際,可為何心中卻更感到惶恐和孤寂?
舉頭仰望天際,斜陽如血、綿延萬里,目極之處,是望不見盡頭的蒼涼。
如此喜慶熱鬧之日,立政殿卻獨有一分冷清,玉立的少女,一身柳青色螺紋珍珠紗,華貴中有淡泊於世的落寞,她倚在窗前,望一樹杏花如雨,馥郁繽紛便似天女織就的一襟柔軟輕紗。
一片花瓣兒飛旋,不期飄落在少女眼睫上,少女伸手捻下,那一片花,便有了胭脂的顏色。
凝望著純白染瑕的杏花瓣,少女心中卻是孤漠至極的。
身後腳步聲輕,一雙玉手搭在少女肩際:“兕子,你病才是見好,莫要吹著了。”
說著,便將窗閣關掩,少女回身之際,那一雙晶瑩水眸,竟是淚影斑駁:“徐婕妤,我好想和哥哥姐姐們去玩,我有好久都沒有出過這個門了,我也好想五姐,聽說五姐病了,很重,是不是?”
徐惠一怔,望著兕子純如淨水的眼睛,嬌唇含丹、墨髮如絲,已是落落少女模樣,可卻偏偏造化弄人,自小體弱的她,兩年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