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 如夢似幻(6)-東吳年會(第1/2 頁)
張裕一路沒有停留。
至交好友們都寫信讓他暫住幾日,也被他婉言拒絕。第一是時間不夠,第二則是他不想平白無故受人批評。
離開江東多年,已經有人替孫權“警惕”他,認為他作為外戚,權利過大,若是有不臣之心,怕是要惹出大亂。
張裕認可這些人的忠君愛國,畢竟漢朝的外戚干政已經成了一個典型。從封狼居胥的竇嬰;跋扈將軍梁冀;再到造成了天下大亂的豬肉佬何進。如果外戚不做人事,引發的蝴蝶效應確實可怕。
不過真的被人這麼指正,張裕還是感覺像吃了蒼蠅一樣噁心,讓他想起了一部以前看過的電視劇,其中有一個名場面:“奸臣已經自己跳出來了!”
他一路以來也是忍住了自己去拜訪好友的心思,老老實實的一路向建鄴趕去,不留任何把柄。孫尚香也奇怪為什麼夫君改了性子,但是見夫君不回答也沒有多問。
張裕一行人以最快的速度到達了建鄴。張裕也有自己的小心思,他要提前打聽一下訊息,避免自己遺漏了什麼事務。
小老弟張溫是第一時間趕到了張裕的府上,兄弟二人一番見面,也是有些感嘆。
當初那個恃才傲物的張溫,也是被時間打磨的更成熟,下巴上蓄起來的小鬍子平添幾分沉穩。
“小弟風采,勝於當年。叔父應當能夠安心了。”
“有兄長在,我父親才能安心。”
這兄弟倆互相吹捧一番,孫尚香在一旁也是看不下去,把茶水稍微帶點力的往桌上一磕,然後就出去了。
兄弟二人哈哈一笑,開始聊正事。
張裕不在建鄴這些年,東吳這個集團的權力中樞已經在慢慢變動,孫策時期的老人慢慢退居二線,最顯著的就是張昭,曾經的“內事問”已經慢慢被淡化。從總理政務到只是負責一郡之政,而接替他的則是顧雍,孫權拜顧雍為尚書令,統轄一切事務。顧雍做事穩重細緻,讓人挑不出問題,一來二去也是坐穩了位置。
說到這,張溫也是玩笑開口,其實尚書令不如由張裕來做。張裕只是搖頭,罵自己小弟口無遮攔,伺候孫權這種君主,自己和張昭都不合適,顧雍這種能一針見血,且不會觸怒君主的,才是最好的近臣之選。
不過聽到後面張溫說顧邵接任了顧雍曾經的會稽郡守職位,倒是讓張裕有點拿不準孫權的心思。顧家被大力提拔,朱家被打壓,朱桓雖然是個實權的將軍,但是也多次被孫權批評呵斥,眼看著是不受寵,卻又提拔了朱桓的堂弟,讓他領兵建立戰功,還準備把最小的女兒嫁給他。一推一拉,頗有些玄機。
至於陸家那邊,陸遜自從濡須大戰後,已經逐步獲得部分前線指揮權,名義上週泰為主,在內已經是陸遜作為謀主。陸遜的兩個弟弟,陸績陸瑁也是各自擔任要職。反觀自己這邊,自己這小弟張溫是個才華橫溢的主,但是這灑脫的性子一時半會也改不掉。上次被秦宓用學問折服後,竟是拉著秦宓和他結成了至交好友,在蜀地的時候,也曾聽秦宓多次稱讚自己的小弟。這如同交際花一樣的屬性似乎有幾分像自己?孫權也欣賞張溫的才學,但是對性格確實不感冒,只是留在身前任事,擔任議郎。
這些都是世家子弟的升遷變動,最讓張裕吃驚的還是呂壹和李嚴。呂壹這一步登天的速度可以說是太快了,顧雍這種名士擔任尚書令,起碼在名望上沒有爭議。呂壹則是從一個小小的秘書郎,一躍成了中書,相當於孫權的貼身小秘,在權力層面上,他和顧雍其實是平級。呂壹手握如此大的權柄,倒也確實沒做出啥好事來,中書一職負責稽核各州郡送來的文書,呂壹也是一個個細緻的看,稍微發現一點問題,就上奏孫權。事情不大,懲罰很大,不少人因此入獄出了懲戒,出來以後自然對呂壹恨得牙癢癢,天天有人彈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