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遠離假週期,親近真週期(第1/3 頁)
這些天,李峰覺得自己患了相思病,如果有一天,或者兩天,沒有聽到上層關於資本市場的發言,這心裡就會七上八下,甚是不安。
今天,靜默了兩天的訊息面,終於傳來了令李峰有些振奮的資訊。
財經資訊:
第一:人民日報(黨的喉舌)刊文《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
文章的署名是中金委辦公室、中金委理論學習小組,文章要求要“走中國特色金融發展之路”,“金融監管是防控金融風險、治理金融亂象、規範金融秩序的關鍵性制度設計”,整體方針上要“穩中求進”、“先立後破”,在監管上要“長牙帶刺”“堅決亮劍”。
文章刊登在了人民日報A10經濟版頭條位置,高屋建瓴對今後的金融工作做出了指導。
這是繼召開中央金融會議、釋出“國九條”之後,上層又一次在重要的媒體上發表重磅的解讀,也是對具體政策實施的鞭策(遇到阻力了?)。
建設金融強國,其中的金融監管是重中之重,為此“國九條”中專門拿出了一條著重地強調。
可以想象,在推進對金融業的監管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其中既有源於歐美金融理念流毒的沉痾,也有我國特色的新病,會遇到各種各樣的阻力、壓力,可以說是非常艱鉅和複雜,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
在這個沒有硝煙,不為外人所知的博弈過程中,會有抗拒,會有鬥爭,也會有妥協。
最終是“到本世紀中葉”,“建成與金融強國相匹配的高質量資本市場”。
相信,到時候,我國會湧現出一大批在國際上叱吒風雲的大銀行、大投行。
現在的券商,PE都不算太高,有的業務模式還挺特別,很多大V小V都買了一些。
但是,我並沒有購入。
因為,伴隨著強監管帶來的行業動盪,我不知道將來誰會勝出,既然我知道這個風險在那裡,那麼,我肯定不會拿著自己的真金白銀去賭這個可能。
投資,一定要遠離各種不確定性。
多做減法,少做加法。
第二:首批現貨加密幣ETF(比特幣ETF、以太幣ETF)正式獲批,預計4月30日在港交所上市。
對於加密貨幣,央行早在2021年9月就發文《關於進一步防範和處置虛擬貨幣交易炒作風險的通知》表態了。
文章直截了當地表示,“虛擬貨幣不具有與法定貨幣等同的法律地位”、“虛擬貨幣相關業務活動屬於非法金融活動”、“境外虛擬貨幣交易所透過網際網路向我國境內居民提供服務同樣屬於非法金融活動”、“參與虛擬貨幣投資交易活動存在法律風險”。
這幾家基金公司,真是正事不幹,破事學得挺快。
老美年初剛剛批准了比特幣ETF,它們就有樣學樣,也要割韭菜。
只不過,國內的韭菜不會給你們割,也不會讓你們割,你們想割,那就去港股憑本事看運氣割。
比特幣這玩意,就是個特意吹出來的大泡泡,可以把它看做我國國內當年湧起的君子蘭泡沫,或者當年國外的鬱金香泡沫。
只不過,這次比特幣籠罩上了一種高科技光環,講了一個新故事罷了,這次發行ETF,就好比發行了個君子蘭(鬱金香)ETF一樣。
歸根結底,還是快錢好賺,韭菜太好割了。
這種“脫實入虛”的行為,在國內目前是嚴禁、甚至要嚴打的,你們要想割韭菜,那就請去國外割,國外的韭菜隨便割,割多少都行。
同樣,很多行業和產業,都是這個道理(遊戲、教培、文化、網金等等等等)。
在國內強監管,甚至不允許開展,但是你可以出海,可以割國外的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