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再論中美脫鉤(第1/2 頁)
第一個咱們討論的話題就是中美脫鉤。
都在說中美脫鉤。
耶倫卻說,不尋求與中國脫鉤。
到底中美之間有沒有脫鉤?
咱們可不能上嘴唇一碰下嘴唇造謠,咱們得靠資料來說話。
就拿前幾天海關總署釋出的資料來分析:
第一、今年一季度進出口超過了10萬億,進出口增速創了6個季度以來的新高,同比增長了5%。
第二、對“一帶一路”和金磚國家的進出口貿易,高於總體增速,達到了47.4%的比例;對歐盟、美日韓的進出口額,合計佔比只有33.4%。
從這組資料中可以看出,我國的貿易鏈中,和發展中國家之間的貿易,已經佔據了大部分。
再看1-3月的詳細分國別統計的進出口貿易數字。
可以非常明顯地發現,我國和歐盟之間的進出口貿易,還在萎縮,甚至在3月份跌幅擴大到了-3.5%。
和美國之間的貿易,也從1-2月份的3.7%,萎縮到了3月份的-0.7%。
對日本的進出口貿易,連續三個月份大幅度降低;對韓國的貿易規模,有所回暖。
反觀和亞非拉之間的貿易,尤其是東盟、拉丁美洲、非洲的貿易額,持續擴大,遠超5%的增速。
這說明,在資料上,中美之間的的確確在脫鉤,甚至這種趨勢,還在擴大。
這種趨勢,我們也可以從美國發布的資料裡得到印證——美國2023年對來自中國進口的商品同比下降了20%。
這是一種中美大爭背景下的雙向奔赴。
所以,也就導致了現在的局面。
所以,美國國內不光商品短缺,連生產商品的工人都缺,經濟是一片火熱,通脹怎麼也壓不住。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又何嘗不是一種製造業回流。
或者說,一種產業降級。
從晶片、大飛機、航空航天、軍工製造、金融等高利潤領域,向製造業回流和轉移。
只不過,這種回流,必須要以製造業擁有“比較高的利潤”的前提下,才能持續進行。
而通脹,就是這種結果。
加息,是這種反應。
只不過,長期的高息,會導致美元昂貴的成本,削弱美元的國際地位,這就是後話了。
第二個話題:統計局釋出資料:一季度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2023年下降9.5%
我在此前的文章中,反覆說過,房地產行業是長達20年的週期,即便是最樂觀的測算,也要2028年才復甦。
所以,現在整個板塊還遠遠沒有到底。
有人會反駁說,房地產是經濟之母,是十萬億規模的重要支柱產業,上面不可能不管。
確實,上面會管。
但是,也只限於拖住,讓它慢慢跌下來,平穩著陸,至於最後誰能活下來,到時候有多慘,誰也不知道,也沒有這個必要非要闖虎山。
至於對經濟的影響,現在看來發展新能源產業,尤其是新能源汽車產業,是一個破局的好方向。
第三個話題:以色列要報復伊朗。
大哥的話都不聽?
做大死。
今天,上證指數現在暴跌了有1.42%,又回到了3013點,直接抹去了“國九條”釋出的漲幅,盤中St板塊集體覆滅,有色金屬板塊暴跌,只有石油煤炭表現強勢。
說實話,有色金屬板塊該調整調整了,狠狠地調整一下最好,最好腰斬一下。
以前,別的都跌,暴跌,就你小子漲,還大漲特漲,不知道多少人恨透了這個板塊了,當然也不知道有多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