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頁(第1/2 頁)
從獲看著國滿離開,直到完全看不見慰問團車輛的蹤影后,她才慢慢把那本《領主論》收起來放進口袋裡。她想,她的心恐怕已經無法完全待在戰場上。那種不顧一切去戰鬥的決心,頃刻之間發生了動搖。
停戰協議生效之後,前線討逆軍官兵緊繃的神經漸漸鬆了,大家開始尋找放鬆的辦法。在停戰協議到期的那一刻,也許只是在那一刻,官兵們腦中忽然出現了戰爭的警報。但是,當看到停戰協議規定的停戰時間結束後與停戰協議生效期間的情況並無不同時,當看到叛軍同樣擺出一副放鬆的神情時,他們也就在緊繃的神經中自然而然地放鬆下來。
西南前線的戰場,不再是最兇險的地方。匯入大海的大灣江,已經許久沒有作為年輕戰士的水葬場所。適應期過了以後,大灣江畔的討逆軍士兵已經可以從容地看著對岸計程車兵跳進大灣江裡聯絡游泳。偶爾還是會傳來交火的聲音,那已經是「三天子彈飛兩天擦槍桿」的時候了。
數以萬計的討逆軍官兵,似乎由威懾變成了擺設。厭戰情緒開始蔓延。
之後,傳來了各方面私底下接觸的訊息。民間的反戰組織舉行大規模的遊/行,要求將巨額的軍費用於社會福利事業,他們當中的激進分子甚至打出了「拒絕交稅」、「絕不將稅收交給戰爭狂魔」等口號。一些村莊要求駐紮的軍隊付給他們場地費,一些村莊則直接拒絕軍隊駐紮,甚至發生了軍人與駐地村民的衝突。就算是原來支援與丁放作戰的組織和個人,也紛紛出來表態要求儘快結束戰爭,恢復和平,重建秩序。
在這種情況下,依靠許氏、韋氏支援的鄭氏兄弟處境變得艱難起來。2月的時候,討逆軍進行整訓裁員,縮編後的規模為原來的三分之二。並且,為了減少與駐地村民的摩擦,輪換制度開始實行。討逆軍一半的軍人留在前線,一半的軍人撤到後方。
從獲手持鋼槍在大灣江畔巡視,不,現在已經不需要巡視了。敵人就在對岸,威脅卻好像在一夜之間消失,戰備狀態就像個冷笑話。在這樣的情況下,她翻開了那本袖珍版的《領主論》,看著熟悉的文字,恍然間有一種時光錯亂的感覺。
現在,從獲每天的任務就是在大灣江畔指定的區域沿著指定的路線來回走一圈,然後就可以自由安排了。這時候,她會找一塊沒有人的草地,坐在那兒輕聲誦讀《領主論》的句子。如果下雨的話,她就到營地裡的臨時圖書館去翻閱報紙雜誌各類圖書,這些東西已經是打發時間的好幫手。本來還有練習射擊這樣的事情可以做,但由於經費緊張,子彈需要用在正當的地方,也就只能放棄了。
從獲不知道這種情況要持續到何時。離開領地的鄭氏兄弟已經沒有源源不斷的稅收支援,養一支軍隊可是一筆龐大的支出,這樣拖下去的話,能笑的人恐怕只有已經控制河源鄭氏的丁放吧。
從澈來過這個營地一次,他是代表伯父明樅、明榕明榕來宣佈輪換命令的,同時視察了一遍部隊。他看到從獲的時候,笑的莫名其妙,讓從獲萌生了想要揍他一頓的想法。
從澈走後,從獲時常望著大灣江湍急的水流發呆。在她內心深處,已經產生了深深的厭倦。
現在,不過是這場戰爭正式開始的第二年。
☆、休整
五聲島紀年570年的夏天,太陽依舊毒辣。從獲所在部隊輪換到後方休整,她因此得了一個長假,可以趁此機會回家看望父母。
從獲身著討逆軍軍裝,攜帶著防身的手/槍坐上了前往父親私邸的公交車。路上有些不懷好意的目光,她從容受之,然後置之不理。
除了仍待在河源的從荻,明榕的所有孩子都在許氏領地上,這其中還包括那個過繼給明樅的次子從洛。從洛是從獲回到許城見到的第一個親人,見面地點是私邸外一百米處的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