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頁(第1/2 頁)
美軍官兵越過防波堤,著堤後齊腰深的大麥,很快向縱深挺進了400米,在一座巨大的馬蹄形墳墓附近停了下來。墳墓用條石砌成,缺口朝西,面向中國大陸,顯然墓主是中國移民的後裔,至死不忘祖先的出生地。
萊頓十分慶幸登陸的順利,沒有遇到守軍的抵抗,他有些遺憾,覺得仗打得不夠刺激。他長籲一口氣,讓士兵就地待命。登陸前思想處於高度緊張的美軍士兵,心情一放鬆,竟注意起大自然的景色。這時,天氣由陰轉為多雲,杏黃色的太陽穿過雲層映照著亞熱帶地域的草原、沼澤、椰樹以及為蒼翠欲滴的綠色所包圍的乾枯土地。多麼美麗的島嶼呵!士兵們呼吸著潮濕清新的空氣,竟陶然忘記了戰爭。
這時,一輛吉普車顛簸開來,停在馬蹄墓旁,一位胖胖的上校推開車門走下來。
&ldo;報告上校先生,第15 陸戰連連長萊頓等待您的指示!&rdo;萊頓見來者是團長奧勃萊恩,遂快步向前請示。
貝克&iddot;奧勃萊恩點點頭,朝附近走去,沒有說話。萊頓與團部的一些參謀們跟在後面。
縱深內的大部分抗登陸工事依舊完好,有的支撐點是塔拉瓦型的半地下火力點,還有一些是德國式防禦工事。明治維新時期日本曾實行過軍政軍令相統一的法國軍制。1878 年,日本近代陸軍的創始人山縣有朋以法國在普法戰爭中戰敗為由,廢止法國式軍制,改為採用軍政軍令相分離的德國&ldo;二元化&rdo;軍制。從此,日本軍隊烙上了德國式作戰方法的印記。
奧勃萊恩回身向比謝河入海口望去。那裡有兩塊巨大的石灰岩山丘,上面布滿蜂巢般的工事。他聽說諾曼第登陸戰中奧馬哈灘頭也有一個類似的懸崖工事,它曾把一個整團的美軍打得粉身碎骨。然而,在東方的沖繩灘頭卻沒見守軍設防,工事築得好好的卻被放棄了。
&ldo;真是他媽的怪事!&rdo;奧勃萊恩咕噥著罵了一句,轉身對隨行的參謀說道:&ldo;把團部設在那個墳墓旁,準備奪佔讀谷機場!&rdo;
萊頓在後面報告道:&ldo;讀谷機場就在閣下正前偏左一點方向。&rdo;
奧勃萊恩拿起掛在胸前的望遠鏡,向萊頓指示的方向望去,果然看見了讀谷機場。機場上有4 條跑道,主跑道上停著許多破飛機,塔臺和其他地面設施似乎都完好無損,他情不自禁他說道:&ldo;這是一個真正的機場!&rdo;
&ldo;不惜一切代價立即佔領那個機場!&rdo;他命令道。
&ldo;可是上校先生,讀谷機場是在陸戰第6 師的作戰區域內,我們團只能攻擊機場南端突出部,是否與友軍協同一下?&rdo;作戰參謀託尼少校提醒說,&ldo;我們是否暫時就地構築防禦陣地?&rdo;
&ldo;不用了,這個頭功我搶定了。&rdo;奧勃萊恩轉臉盯著萊頓說道:&ldo;還等什麼,我的少校,難道還要讓我把你抬上讀谷機場?&rdo;
萊頓聽後,挺胸敬禮說道:&ldo;是,閣下!我立即執行您的命令,向機場進攻!&rdo;
奧勃萊恩把指揮車開到讀谷機場300 米處,下車登上一塊高地。這時,他的部下已向讀谷機場發起衝鋒,打到了機場外圍。沖在最前面的萊頓發現機場靜悄悄的,日本人如同躲在雲霧之中不見絲毫動靜。他大為驚異,難道這麼重要的戰略目標會輕易拱手送給對方嗎?日本人難道不知道,一旦美軍陸基飛機使用了讀谷機場,沖繩海域的制空權必屬美軍無疑了嗎?
萊頓不敢再貿然前進,因為太容易到手的東西往往孕育著危險。他擔心日本人設下欲擒故縱的圈套,於是火速向奧勃萊恩報告請示。
奧勃萊恩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