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始作俑者(第1/2 頁)
商人築城有數百年曆史。
故而朝歌建城之際,便早已規劃成熟。
朝歌城中心,亦是最高處,便是王宮。
最值得一提的便是,朝歌城城內的水道建設,技術極為先進。
明渠寬約一丈,兩側皆砌以厚石塊,就連底部,都需鋪設石板。
暗渠與明渠類似,但上面還鋪設了石板,以防落葉、泥土落入其中。
城中明暗兩渠構成網狀,連同城外河道,可供朝歌百姓用水、排汙,便利之極。
而朝歌主水道淇水,自東向西流淌。
上游水清,下游水濁。
加之,商人向來以東北為尊,所以朝歌城中也是東貴西賤,北富南貧。
位於朝歌城外城西邊的陶瓷作坊中。
一個白髮老者得意的哈哈大笑,“大哥,看看我們燒的這個陶俑,是否能以假亂真?”
卻被另外一個鬚髮皆白的老者一頓暴擊,“你以為這尊陶俑以假亂真就夠了?陛下要求我們製作最少千尊陶俑,九尊瓷俑,你還敢到我這炫耀?加緊功夫,讓兒郎們趕緊幹活!”
交談者乃是陶氏一族的族長兄弟,家族世代製陶,便以陶為姓了。
匠作區的其他氏族也是類似情況,世代製作籬笆的以樊為姓,製作木棒木槌的以終葵為姓...
陶氏一族本就掌握了製作白陶的方法,在大商製陶業也算是金字塔的存在。
但是在帝辛傳來制瓷之法後,陶氏一族便徹徹底底服了。
白陶算個屁啊,瓷器才是王道。
他們陶氏都已經準備好將姓氏改為瓷氏了,但被帝辛勸住了。
如今朝歌城中,瓷器千金難求,如若他們陶氏光明正大的改為瓷氏,怕是出了匠作區便會被擄走。
這兩個老頭方才壓下族中呼聲,低調燒瓷制瓦。
雖然工匠地位與貴族不能比,但遠強於其他行當,果腹之外還能有些餘財。
加上最近燒製瓷器有功,帝辛賞賜了不少美酒。
陶氏族人,近來工作熱氣暴漲。
當帝辛要求他們在兩月之內趕製千尊陶俑之時,他們差一點崩潰了。
但在帝辛許諾的美酒的激勵下,他們還是鼓足了幹勁。
照著帝辛給他們的步驟,歷經一月,方才成功的做出了第一尊陶俑。
還好,他們本就是流水線式作業,工序調整好之後,接下來就簡單多了。
帝辛見過陶坊獻上的第一尊陶俑之後,便知以陶俑代奴隸獻祭先祖之法可行。
這陶俑技藝精湛,不細看,幾乎發現不了與生人的區別。
倘若瓷俑燒製成功,那便萬無一失了。
瓷器珍貴,顏色又極為純淨,獻祭先祖,足顯心誠。
日日獻祭先祖,所耗費的奴隸,不僅嚴重影響了大商國力,還養肥了各路奴隸販子。
最重要的是,養肥了西岐。
西地貧瘠,羌人們一貧如洗,西岐劫掠羌人原本也繳獲不了多少財物。
但得益於大商對羌人無限的渴求,西岐原本無法消化的羌人,居然供不應求,溢價極高,販賣出去,一本萬利,卻是給西岐多了一條生財之道。
以戰養戰,西岐便可以良性迴圈。
倘若一日,大商不需要這般多奴隸,那西岐劫掠羌人的這條財路便斷了。
想到羌人,帝辛便記起那日妲己所言,這羌人居然是人族聖人炎帝之後。
而他們大商先祖,乃是另外一尊人族聖人軒轅黃帝的直系後裔。
至於軒轅黃帝,卻和炎帝又是兄弟。
這樣算來,多年以前,羌人和商人居然也算同出一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