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部分(第1/5 頁)
強大,想要持續保持優勢就不是光憑技術能夠達到的了。
畢竟社科也是科學啊。
“那這麼說,周校長認為中國的軟體產業也應該走差異化競爭的道路了?”
周碩聞言,搖了搖頭說道:“一個企業、一個團體可以走差異化競爭的道路,但是一個國家不行。尤其是中國這樣的大國,門類齊全的軟體業是基礎,在此基礎之上才能實現差異化競爭。一個國家的國際競爭力,國內市場是否足夠強大、上下游產業是否完善,都是很重要的。只有中國軟體應用市場繁榮了,上下游以及支撐產業繁榮發展,咱們國家的軟體業才能走出世界去。而軟體市場的繁榮,首先就是需要門類齊全。”
吳浩失望的說道:“這麼說的話,我們的軟體業不是陷入了僵局?沒有基礎就發展不起來,發展不起來相對來說就形不成基礎……”
“話是這樣說沒錯。”周碩肯定的說道:“不過還是有辦法追趕的。”
“哦?什麼辦法?”吳浩此時已經完全沒有調查研究的心思了,他覺得自己彷彿是在向一位高瞻遠矚的戰略家求教問題一般,心裡全是對傳道解惑的追求。
“外包。”周碩說道:“國際網際網路的發展使得軟體外包成為可能。想想看,我在美國接到軟體開發的專案,然後把非核心的開發工作分到國內來做。透過網際網路,我就可以隨時瞭解專案進展,和專案負責人溝通,甚至直接參與國內的工作。當國內的工作完成,直接把成品透過網際網路就能傳遞給我,這是多麼的方便?”
吳浩不解的問道:“但你沒有技術,人家怎麼能信任的把專案交給你呢?”
周碩胸有成竹的笑道:“可以從低層次的外包業務做起,比如說資料錄入和編碼測試等工作。這樣的工作只要有高中水平的知識,學習一到三個月就可以上手。然後積累經驗、培養人才,漸漸的向上遊發展。當我們培養起自己的系統工程師,就可以進行中層的外包加工,參與軟體的系統設計,這一步需要兩三年時間。最後透過外包服務,我們形成自己的核心技術,就可以進入總包行列,乃至於與國際上強大的軟體商同臺競爭。”
吳浩激動不已,低著頭奮筆疾書,生怕漏掉了任何一個字。周碩這番話,他拿回去擴充一下,分明就是一篇立意和論據上佳的論文,而且似乎真的為中國的軟體業指出了一條切實可行的道路。
他興奮的問道:“那麼周校長對實現這個目標有什麼具體的建議嗎?”
從電子產業來說,軟硬是不分家的。英特爾的cpu為什麼能夠橫掃所有的競爭對手,在歷史中脫穎而出?除了他們技術強大以外,龐大的軟體應用也是支撐這個體系的重要支柱。在英特爾發展的初期,甚至為了能夠賣出去cpu而一手包辦了整機生產,然後自己開發軟體,自己組織銷售推廣……
正是這樣的全方位努力,才使得英特爾cpu最終成為市場上的贏家。如果沒有足夠的軟體數量來支援x86體系,英特爾是無論如何走不到這一步的如果周碩未來想要在晶片產業有長足的發展,就絕對離不開中國軟體業的支援。
所以對於如何推進中國軟體發展這個問題,從他重生以來就沒有停止過思考。最終他還是覺得應該選擇一個成功的案例,那就是大連軟體園方案。雖然後世的中國在軟體外包行業中佔有的份額不多、技術不高,和印度軟體外包的競爭中沒有什麼優勢。但這和透過外包發展軟體業的思路無關,更多的則是商業環境和歷史機遇的問題。
周碩相信,如果中國能夠在1995年就開始全力進行追趕,憑藉自己帶來的先進思想和技術,提早推廣軟體工程思想。到時候國際軟體離岸外包中心,鹿死誰手猶未可知。
“具體的建議嘛,我覺得火炬計劃就不錯。”周碩託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