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頁(第1/2 頁)
會議期間,&ot;巴爾幹戰略&ot;和&ot;收復緬甸&ot;是討論的兩個核心議題。也是爭論激烈的焦點。後來《真理報》在發洩蘇聯的不滿、指責英美沒有信守開闢第二戰場的諾言時,援引美國記者拉爾夫&iddot;英格索爾的話說:
&ot;巴爾幹就像一塊磁鐵,無論羅盤怎樣抖動,英國戰略的指標始終指向它。卡薩布蘭卡會議是一次折磨人的、難產的會議,最後只生下了一隻西西里小老鼠。&ot;
但是,另一隻順產的&ot;大松鼠&ot;卻被忽略了--因為它對《真理報》並不重要;但它對重慶的《中央日報》後來的報導卻是重要的。
那就是,醞釀良久的&ot;安納吉姆&ot;計劃--收復緬甸,被正式提上日程。
(214)
會議開始不久後的一個中午,在卡薩布蘭卡城郊,安法爾兵營的美國代表團休息室裡,總統次子埃裡奧特&iddot;羅斯福少校看見父親在悄悄發笑。
&ot;怎麼了,父親?&ot;
&ot;我在想著蒙巴頓。&ot;總統問兒子,&ot;你知道為什麼溫斯頓讓他陪同,一起來這裡嗎?……因為這樣一來,我耳朵裡將灌滿把登陸艇轉移到東南亞是如何重要一類的話。&ot;
見埃裡奧特不得要領,父親接著說:
&ot;為了緬甸。英國人想奪回緬甸。這是溫斯頓第一次對太平洋表露出興趣。為了什麼?為了他們的殖民帝國!&ot;
&ot;可那和蒙巴頓有什麼關係?&ot;小羅斯福仍然不解。
&ot;他們,將挑選他在這個嶄新的舞臺上--東南亞,擔任盟軍最高統帥。你瞧著吧,溫斯頓肯定會這麼做。&ot;總統對他的英國同行是瞭解的。※
※引自埃裡奧特&iddot;羅斯福的回憶。
那麼究竟要不要在這個時候實施&ot;安納吉姆&ot;--收復緬甸的戰役?
為此,馬歇爾、金、阿諾德、史迪威;布魯克、龐德、波特爾、蒙巴頓……這些左右戰爭程序的著名將領們,口沫橫飛、拍桌打凳、唇槍舌劍地辯論了三天。
曾有戲劇性時刻:在英國參謀長布魯克元帥表示,要調走存放在印度的那些登陸艇時,暴怒的歐內斯特&iddot;金幾乎隔著桌子去抓他的衣領。※
※見於《史迪威日記》。
(215)
至於中國的態度,何應欽將軍陳述了蔣委員長的意見:中國將參加&ot;安納吉姆&ot;作戰,但同時必須有&ot;海盜&ot;作戰--英美艦隊的海上行動配合。
第四天會議上,宋子文部長再次表達對西方&ot;先歐後亞&ot;戰略的不滿。
下午,輪到中國--北方戰區代表。
44歲的周恩來,用不算流利、緩慢但清楚的英語表述了本方觀點:
一,從世界戰略角度區分順序,首先打敗主要敵人--德國法西斯,不管正確與否,我們表示支援、配合盟軍這一戰略。為此,中華民族已經、正在、和準備繼續,作出大的民族犧牲。
二,前不久的戰果,說明敵人是虛弱的、可以戰勝的;歡迎盟軍實施&ot;安納吉姆&ot;戰役,打通緬甸運輸線,使艱苦奮戰的國軍得到應有援助。
三,如果需要,八路軍可以在華北實施牽製作戰,吸引敵人10個師團--即使部隊已經十分疲勞,即使犧牲了一批高階將領也罷。並且,我們願意從北方調撥物資南下。
四,中國歡迎援助。但也有決心用自己的力量打敗侵略者。八路軍、新四軍將繼續支援蔣委員長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