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部分(第3/5 頁)
?你什麼都不信!”
藤明月說:“周幽王為寵褒姒烽火戲諸侯,乃後人編造。不過殷商亡於妲己,西周亡於褒姒。不管你相信與否,古代也有褒姒這個人。”
我對藤明月說:“我又沒說不信有沒有褒姒這個人,我是不相信她比你好看!”
臭魚說:“你今兒個出來帶臉了嗎?”
我說:“你要不提我還真給忘了!”
藤明月說:“聽我把話說完好嗎?在褒姒和西周鼎之外,還有一件鎮國之寶,稱為乾坤社稷圖,相傳是武王伐紂所留。”
我說:“那不奇怪,那會兒天底下可能只有這一張地圖。要不然枉為一朝天子,連自己能管多大地方也不知道。問題是那時候有紙嗎?”
藤明月說:“此圖畫在獸皮之上,古代傳說中多有提及,但是不見正史,可能並不存在。褒姒是個美人兒,據史書所載,戎人將她擄走之後,她自縊而亡,屍骨早已朽為塵土。至於西周鼎,沒有幾百人,怕也盜不走。”
我說:“那麼看來,九伯不是要找三件西周至寶,他來到這兒,還是與‘仙蟲’有關!”
藤明月說:“仙蟲會是這大樹中長出來的嗎?”
臭魚說:“誰碰上那個東西也別想活,怎麼還有人迷信它可以讓人長生不死?”
我說:“見識大的人,往往自視也高,以為別人不行,只有他行。”
手持弓箭開道的涅涅茨人,忽然停住了腳步,他看見腳邊有根長矛,那矛頭已然鏽蝕。我撿起來,感覺很沉,可能是戎人的長矛。我折去朽掉的部分,還有兩尺多長,又在矛頭上綁了布條,抹好魚膏,交給藤明月,讓她帶上,必要時將矛頭點上火。我往身後看了看,遠處霧氣昭昭的,對方還沒追上來。
臭魚說:“那些人不過如此,手腳這麼慢!”
我說:“九伯帶的手下雖多,但也要一個一個下到洞中,見到摔死的二老肥,不免又要耽擱一陣,兩撥人合在一處,心也不齊,行動反而遲緩。”
臭魚說:“好在九伯也有見識不到的時候,帶那麼多人,反倒成了累贅!”
我說:“他帶了三四十個炮手,還有那麼多猛犬,可不是為了對付你我二人,他是擔心遇上巨獒。”
藤明月說:“無論多大的洞穴,也無法讓犬戎躲上千年。”
我說:“他們是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
說罷,四個人又往深處走。倒木洞穴的頂部,不止有那一個落水窟窿,還有幾處或大或小的,途中又見到幾根長矛和弓箭,還有身穿皮甲的枯骨,覆滿了蒼苔。越往深處走,洞中的屍骨越多,一個個中槍帶箭,還有的身首異處。
【2】
我心中吃驚:遼軍已經攻破了戎人的古墳?
藤明月說:“不是遼軍,我看這些枯骨,一方披掛皮甲,使用刀矛弓箭,應該是一般的戎人,另一方也用長矛弓箭,但是全身甲冑,頭頂耳雙蛇盔……”
我見到有幾具枯骨的頭盔,兩邊形似屈蛇。我問藤明月:“那是耳雙蛇盔?”
藤明月說:“西周有一方諸侯,名為虢。虢人能征善戰,尤其會使用戰車,披堅執銳,勇不可擋,常年同犬戎交戰。在虢國傳說中——戎人之屍,頭生雙蛇。”
我說:“戎人的死屍……頭生雙蛇?那是什麼意思?”
藤明月說:“在過去,屍有巫的意思,守衛古墳的是屍戎。”
我說:“那也怪了,逃到這兒的犬戎,為什麼跟古墳中的屍戎打了起來?”
說話一抬頭,但見洞中聳起一座高臺。戎人穴居,屋如墳冢,規模這麼大的土臺相當於宮殿了。不知要多少人負土擔石,又用了多少年頭,才堆得出如此一座宮殿!土臺形同山嶺,遮斷了去路。地宮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