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七三九 兩百餘年大能現(第1/3 頁)
東海,煙波浩渺之極。
三萬六千頃滄浪翻湧著先天壬水之氣,將聖城外圍籠罩得宛如雲山霧罩一般。
而在雲霧之內,隨著聖城中央的那座高聳的聖山拔地而起。更是有七十二重琉璃光暈流轉城廓,不但鎮壓著東海之上那三分之一的靈脈氣運。
隨著魔門奪取金龍氣運之後,近兩百餘年的光陰以降,他們早已將此地打造成吞吐八荒的修行聖域來。
尤其是當年聖主高瞻遠矚,佈局恢弘,因此隨著聖城逐漸繁榮起來之後。福地、洞府、靈墟、坊市、擂坊、道兵、鬼城、靈田、漁場等分佈有序。
既不分正、邪、人、妖、派別等,為所有修士、生靈提供靜修之所,又成為萬族往來交易的中心。妖、鬼、魔、道、佛、儒修等各方修士雲集於此,奇珍異寶琳琅滿目,聲名遠揚。
曾經還有好事者編過一段順口溜:九重天闕懸空立,三六洞天紫氤氳。八百鬼市幽明滅,三千擂臺沖霄明.....
還有每逢甲子潮信,能見著鮫人捧著千年蚌珠與青丘狐族易貨,儒門弟子握著春秋筆同鬼修辯經,更有佛國羅漢腳踏金蓮掠過坊市,梵音驚起簷角青銅風鈴陣陣清鳴。
更不要說鎮守聖城的少白海,在千雲生和風先至的支援下,執掌整個聖城的核心與混元天地圖等大陣,還有九十九道靈脈在地底結成永珍千羅之形。
再加上他手下的八百玄甲金吾衛無時無刻地不在踏虛空梭巡,腰間鎮魂鈴無風自動,這些金吾衛最低的也是元嬰境修為,道道威壓凝成鬼面虛影鎮壓宵小之輩。
甚至還有傳說,曾有魔族汙穢之修欲奪聖城機密。但甫一踏入城中,足下三千道封魔篆文立時綻開,轉瞬間便被地火煉作飛灰。
因此在如今天下已魔災滔滔之際,使得聖城在東海眾修士心目中,更是將其視為固若金湯之所在一般。
而這般的穩定與繁榮,也使得不論是想要深入東海的各修士,還是東海深處的妖族為了滿足交易所需,都將此地視為不可或缺的中轉之地。
再加上近些日子,還有一樁大事讓本就繁華的聖城更是盛況空前。只見得天空中,十萬丈虛空神臺金霞沖天,七寶瓔珞垂落如瀑。
原來是黑澤一族又一條新晉級的大能黑龍,以十二匹玄水麒麟為聘,娶金龍一族的龍女,因此一時間整個聖城好不熱鬧。
只見得整個聖城之中,九霄雲霞凝成金蓮萬朵,龍女雲車過處,竟引得周圍無數千年老蚌紛紛開闔獻珠。
一時間漫天星斗交相輝映,於晝夜間顯化為流光溢彩的周天星辰圖,如同將天地盡納其中一般。
而隨著整個妖族之間,你嫁我娶的盛況綿長的同時。每日裡,本就熙熙攘攘的坊市中,更是接踵摩肩,好不熱鬧。
而酒肆茶館向來訊息靈通,眾人討論最多、熱議最廣的,仍舊是前線魔族與人族的曠日持久的大戰。
只見得幾個散修正撫著靈茶氤氳,其中一個邋遢道人袖中突飛出一道留影玉簡,赫然映出川蜀戰場血幕遮天。
不由得指著其中戰況最為激烈的幾段嘿聲道:“諸位,我這可是最新的訊息。自兩百年前魔族殺入川蜀以來,將好好的一個繁華川蜀硬生生折騰成了一個人跡罕見之地。”
“你們看,就在最近,又有一處人族的藏身之地被魔族發現,已然徹底成了修羅之地了!”
而旁邊一名儒雅修士則捻鬚道:“當年這些修士不肯退走,如今反成了資魔的口糧,又怪得誰哉?”
“這也就是他們當年對於自家的陣法、隱匿手段太過自信。否則魔族過來之際,就算來不及退走,哪怕退入如釣魚、白帝、雲頂、合江等城中,血戰一場,也好過如今被輕易屠戮。”
“對了,我聽說魔族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