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七章 唐務運動(第1/2 頁)
馮森的聲音在狹小的懺悔室中不斷迴盪,而他灼灼的目光卻還依舊在瞪著查理。br/ “說得不錯。”輕輕笑了一聲,查理鼓了鼓掌,眼中帶著滿意之色,但聲音中那壓抑的情緒卻暴露了他的真心,“所謂君權太分散,臣民不忠誠,手中無財權,都是我和幾位帕拉丁學者討論了很久才得出了問題,你卻能一個人便想到,實在不容易。br/ 而所謂三國的說法,確是耳目一新,還沒有人向我仔細介紹過阿拔斯的情況。”br/ 是的,法蘭克王國的三大疾就是這三者,查理一生都在致力於解決這三個問題,第一個問題,他採取的法子是宣誓效忠與人質,在他的晚年,他甚至每到一個地方,都要當地的領主帶著所有的臣民向他宣誓效忠,並以或明或暗的方式獲取貴族們的質子。br/ 但在正史上,這個方案並沒有起到很大的作用,反而導致了大量的貴族的叛亂。br/ 第二個問題,查理使用的方法是王國巡查使,他派出親信到處去調查伯爵和臣民的不法行為,而馬拉吉吉看來就負責這方面的事務。br/ 而這個問題同樣沒有解決,後期的王國巡查使與當地貴族沆瀣一氣,出現了我查我自己的盛況。br/ 第三個問題,查理採用的方法是鑄造新幣,來收攏財權,但可惜的是,由於阿拔斯導致的商業凋零以及不友好的通商環境,查理的措施雖然緩解了領地內的錢荒,卻依舊沒能收攏起財富,其金錢收入還不足拜占庭三分之一。br/ “父親,我知道你為了這三個問題傷透了腦筋。”馮森向前跪行了兩步,來到了查理的正對面,兩人的膝蓋幾乎都要抵在一起,“但我得說,父親的帕拉丁學者給出的措施,都不太管用,不是嗎?”br/ 查理陷入了沉默,他看著馮森,半天才說:“我原本以為,你只是一個戰場上衝殺的戰士,但我從未想過你居然能在國事上給出建議。”br/ “我只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的肩膀上。”馮森從屁股底下取出了一本書,“父親,這是我寫的一本小冊子,講的是漢武與秦皇兩位賽里斯皇帝的生平、功績與執政。br/ 父親,您可能不信,但在聖人降世前兩百年,賽里斯人就已經在研究這些問題了。br/ 不過由於當時聖人還未降世,我們無法跟從他的步伐,而產生了別的智慧,類似於希臘的邏輯學與鍊金學一類的東西,不過這門學問叫做儒學,專門研究如何治理國家。”br/ 眼睛一亮,查理接過了那本小冊子,但隨即臉色又有些發黑:“怎麼全是拉丁文……”br/ “咳咳咳。”馮森這才猛然想起查理不識字,他趕緊回道,“父親可以讓別的學者念給你聽,但我得告訴您,正是因為有了儒學這一學問,賽里斯才得以建立一個強大的帝國。br/ 我自己就來自賽里斯,卻從未系統地向您介紹賽里斯的情況,所以在您閱讀此書之前,我想先向您介紹賽里斯的情況。br/ 賽里斯自聖人降世前二百多年建立到現如今,已經經歷有千年的時間,這千年時間內,賽里斯建立了很多的王朝,而我故鄉就是李唐王朝。br/ 與歐羅巴不同,賽里斯李唐王朝的伯爵、公爵都是虛爵,父親可知道什麼是虛爵,即雖然有領地,但不具備領地管理的權力,只能獲取領地的稅收,而領地的真正管理要交給縣令……br/ 這些縣令往往並非從當地選拔,而是由賽里斯皇帝派遣,負責管理民政,假如皇帝想更換,只要寫幾個字,就能撤銷一個等同於伯爵的權貴的地位……br/ 這些並非世襲,也不是根據貴族身份來定,而是根據人的賢明來定,只要一個人既有能力,又有品德,那他就能成為縣令這個公職……br/ 父親,你可能在想,那些縣令得到了如此不公正的待遇,為什麼不造反呢?很簡單,因為有儒學,儒學約束了他們的行為,儒學強調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強調忠孝仁義……br/ 忠是指對天父對殿下忠誠,孝是指對父母孝順和愛天父,仁是指寬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