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9章 達哈高下令撤退(第1/2 頁)
一支現代裝備的軍隊,遇到一支冷兵器軍隊的時候,會是什麼樣的結果。
現在就在上演著這樣的一幕情景,這和打活靶沒有多大的區別。
玩過搶灘登陸戰遊戲的人都知道,面蜂擁而來的敵人,守灘的一方只要不停的開火就行。
搶灘登陸戰還只是一人防守一處高地,面對的敵人是自己的成百上千倍,而且對方還是同樣擁有槍支彈藥的敵人。這種情況下的難度不是一般的大,所以也存在著失敗的風險。
但是面對蒙古人的情況,比起搶灘登陸戰的壓力要小很多。畢竟蒙古人手中的武器都是冷兵器,只要雙方沒有正面肉搏,那麼對於冷鋒這邊來說,都沒有任何威脅。
隨著冷鋒軍營這邊的激烈槍聲響起,達哈高終於下令讓金鈴關口潛伏著的另外一支十萬人馬出關支援。
他雖然沒有看清楚冷鋒這邊的具體情況,但是也能夠感覺到,那十萬偷營的人馬已經和冷鋒的軍隊交上手了。
達哈高就是再怎麼自信,也不會認為憑藉那十萬偷營的人馬就能夠將冷鋒的軍隊給打敗。
畢竟從人數上來看,冷鋒的軍隊有二十萬人,這種人數對比他們就不佔什麼優勢。
而且冷鋒的軍隊可是裝備了十分厲害的武器,就是國師大人在親自帶領十五萬大軍,在面對冷鋒的軍隊時,也是落得一個慘敗的下場。
他們現在收縮防線,分成三大軍團鎮守關隘,根本原因還是為了防備冷鋒這支軍隊。
達哈高看不到那種戰略高度,但是他對於一些戰術還是很熟悉的。
知道在這種情況之下,不能讓之前前來偷營的十萬人馬孤軍奮戰。無論是他們的偷營行動是否成功,在有條件的情況下,都要派出援兵。
如果他們的偷營行動成功了,再加上有援兵的情況,完全可以擴大戰果,甚至是一舉定乾坤。
如果他們的偷營行動沒有成功,那麼肯定陷入對方的反向包圍之中。雖然不甚至於損失慘重,但是處於被動的局面是在所難免的。
有沒有後繼的支援,無論是處於哪一種情況,結果都是不一樣的。
當達哈高繼續派從金鈴關外向著冷鋒這邊撲來的時候,冷鋒也在第一時間收到了訊息。
對於達哈高的反應,冷鋒和諸葛隆中早就有所預料,所以在鬥路之上已經有兩支軍團在人在等待著他們。
雖然這二支軍隊只有兩萬人,但是他們都是洪一軍的老兵,作戰能力遠在洪一軍的五支軍團之上。
達哈高派出來的援軍也同樣是十萬人,在人數上是二萬人的五倍,但是最後的結果和之前的十萬偷營士兵也沒有多大的區別。
當然,這十萬人和之前偷營的那十萬人還是有區別的,最起碼他們有選擇可以以自由退去的機會。
不過以蒙古人的作戰風格來看,要想讓他們輕易的退去是不容易的,最少得撞的頭破血流之後,才知道事不可為。
到那個時候,他們的損失不知道會達到什麼樣的程度。
現在那十萬偷營的蒙古軍隊,就正好體會到了這種感覺。經過一番衝鋒之後,不到半炷香的時間,他們已經損失了三萬來人。
這還是因為在晚上,冷鋒這邊的人主要是原地埋伏為主,並沒有主動收縮包圍圈,蒙古人還有很大的活動空間。
如果要是像建安府外面的那場伏擊戰,結果自然就不同了。
不過由於冷鋒這邊的軍隊和建安府那邊不同,在建安府那裡打伏擊的是洪一軍的七個軍團,還有特戰隊的人。他們的實力遠比冷鋒這邊強大,所採用的戰術自然也就不一樣。
冷鋒這邊的主力軍是洪二軍的五個軍團,他們還沒有經歷過一場像樣的戰鬥磨練,先讓他們打打原地伏擊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