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收了個鹽廠(第2/4 頁)
看到成品。
李奇感慨了一番,卻更堅定了自己種田發展,農業工業一起來的決心。
李奇在這小山村裡待了好幾天,好好的休息了一下,把這些天的旅途勞累清洗清洗。
當然,作為一個後現代來的有為青年,李奇也沒混吃等死,每天都在組織人員給這些海賊教學認字,最重要的是要背誦書院的語錄。書院要發展,思想要跟上。
李奇帶來的這些士兵,當然是天然的教師匠,他們在書院裡是如何被老兵的教學給虐待的,現在就如何把這學習的辛苦給加倍還給這些新加入的海賊,享受這當師父虐人的快樂。
“我們不但要自己吃飽穿暖過上好日子,也要帶領所有忠於書院,認同我們書院理念的人一起過好日子……”李奇在晚上的《致海邊山村的學員們》的講話中,給他們好好的灌輸著書院的奮鬥目標,雖然這些人聽得是一知半解,可能也不太認同李奇的目標,但前人說過,謊話說千遍能成為真理,那李奇這實實在在的奮鬥目標講他一千遍,還不是全書院的奮鬥目標嗎?
又是一個天清氣朗的清晨,警衛來報,書院派來的人已經到來了,還帶來了大量的物資。
李奇出門一看,一車車的物資正拉了過來,這年頭牛馬奇缺,大都是人力車,當然,這還是書院的組織得力才能建造這麼多的人力車,平時農戶大多還是停留在挑擔的階段。
小山村一下子沸騰了,一下子來了一百多人,這小村子從這有人在這裡定居到現在,還從沒有這樣熱鬧過。何況這不是簡單的人多,關鍵還是物資多,這些海邊的海賊他們幾輩子也沒見過這麼多的物資。他們知道,這些都是運過來給他們的,更加增強了跟著書院有飯吃,抱著書院的大腿好發財的念想。
李奇也知道,要想這些人人心歸屬,必須給他們一些甜頭,現在是自己書院建立威信的時候了,再也沒有讓這些人吃飽穿暖更好的方法了,只要開始給這些人發放生活物資,再加上思想教育,那這些人也就真正成為了自己書院的人了,再也沒有人能把他們拉走。
令李奇沒有想到的是帶隊的竟然是後勤大隊的吳大用,這吳大用一聽說山長竟然這麼快就在海邊找到了一個煉鹽的基地,第一時間就找到了參謀長張漢,要求帶隊過來。
這食鹽那可是解決了書院吃鹽的大問題,不僅可以少支出一大筆錢,還可以為書院增加收入。
只要有食鹽,書院把之銷往各地,那還不發財了,至於能不能賣,敢不敢賣,怕不怕官府,賣了會有什麼後果,這不是他考慮的範圍,那是山長的事。
他考慮的是我要賺錢,命可以不要,只要錢。
這些可是一大筆錢,一文錢難倒英雄好漢啊,他一個管後勤的,沒錢怎麼搞,沒法搞啊,而山長又沒錢給他,書院一大攤子,要吃要喝,全找到他這裡來,山長是甩手掌櫃,一應物資都是他掌握,他難啊,現在他在書院都得了一個鐵公雞的稱號,可他也沒辦法啊,書院的物資就那麼多。
除了想搞錢之外,他過來還有一個更大的念想。
海里什麼最多,除了鹽之外,最多的當然是魚了,各種的海產品,都是書院需要的,多多益善。
自從在河裡找到食物之後,這海就是書院的另一個目標,還是書院的長遠規劃,從海里找食物。
現在有了一個橋頭堡,吳大用當然不會放過,這不過來了嗎,等靠要思想要不得,沒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就在海邊砍樹建船,馬上出海,出不了遠海就在近海,這是吳大用的想法。
吳大用笑呵呵的走了過來,比過年還高興,李奇就沒有見過這麼開心的吳大用吳大隊長,每次見他都是哭窮,要李奇想辦法給他弄錢弄物資。
“山長。”一個聲音卻比吳大用先開口,從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