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頁(第3/4 頁)
規劃版本。它的右上角印有&ldo;絕密&rdo;二字,每個字的下面還印有一個紅色的圓點。
1978年春節期間,當爆竹的光彩還在唐山上空閃現,全國各地100多名規劃設計專家、工程技術人員就踏上了廢墟。他們這麼急匆匆趕來,是進一步研究討論:新唐山的建設,如何才能體現我國20世紀70年代的建築水平呢?他們是極其認真的,因為就在前不久,時任中共中央主席來唐山視察,他出的就是這樣一個題目。
1978年3月,全國14個省市的100名規劃人員,又一次出現在廢墟之上。他們對批准的重建&ldo;藍圖&rdo;加以細化。歷時3個多月,走訪單位1600多個;分析計算資料489萬個;繪製圖表2340多張;製作規劃模型6個;完成了多項專業規劃。1979年9月,當10萬大軍進入施工現場之際,20多名規劃專家應邀而至,研究、調整了市中心規劃及街景規劃。多年來,我的內心存有一個想法:收集一份繪製唐山重建&ldo;藍圖&rdo;的人員名單。之所以想這樣做,完全出於我對他們的一種敬意。
若用哲學解釋重建&ldo;藍圖&rdo;些許變動,主體之於客體的反映,確是不斷深化的過程。在粗略勾勒兩次變動的軌跡之前,忽又感覺,應把經批准的重建規劃作一簡述:規劃將唐山分成老市區、東礦區、新區三大片。老市區,在原路北區(京山鐵路以北)建設;東礦區,以開灤5個礦為基礎依礦建點;新區,將原路南區(京山鐵路以南)38個工廠遷往建設,並新建大型水泥廠、熱電站。原路南區不再恢復。城市人口65萬,佔地5662平方公里。執行中擬調整為:人口80萬,佔地7816平方公里。
重建規劃那兩次變動,一次是1982年,一次是1984年。1981年11月底,中央電示河北:唐山重建實行收縮的方針。其基本精神:壓縮城市規模,控制城市人口,減少佔地面積,加快住宅建設。鑑於此,確定規劃調整的原則:控制老市區,縮小新區,利用路南區。1982年,規劃調整之後,城市人口76萬,佔地7322平方公里。住宅建設, 1平方米也沒有減少。唐山重建,基本是按這次調整後的規劃進行的。而對規劃充實完善,則源於&ldo;第三產業&rdo;的風起雲湧‐‐那已經是1984年所進行的動作了。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