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部分(第1/5 頁)
看到自己孩子的聰明伶俐、心靈手巧、博聞強記、英猛神武……好像這一切別人家的孩子都不會,即使會了,也沒有自己的孩子做得好!而孩子身上那些或大或小的缺陷,卻被成長中的喜悅和希望所淡化、掩蓋。在父母的有意無意之間,孩子思想和行為中的種種缺陷便開始堆積並不斷擴張,伴著孩子的成長,身上的各種缺點開始漸漸顯現,甚至成了屢教不改的“頑疾”,父母這時才後悔莫及。
與這類認為“孩子是自己的好”的觀點不同,有一些父母因為孩子的某些惡劣行為,就對孩子全盤否定,斷定孩子將來一定不會有大的出息。這種觀念同樣是錯誤的。一些調皮搗蛋的孩子,確實有這樣或那樣消極的惡劣品質和行為,也確實令人憎恨,以致有些父母恨鐵不成鋼,感到實在是不可救藥。可事實上,沒有人是一無是處的,任何人都有優點和缺點,父母的責任是去發現孩子身上的其他好品質,幫助孩子克服消極的缺點,以得到好的發展。父母要把痛恨孩子的消極惡劣的行為與痛恨其本人區別開來,即使真要那麼做在情感上會一時難以接受,也必須這麼做。
第四章 培養孩子的健康心理(6)
還有一種情況是,孩子的某些行為也許被父母誤會了,如果是這種情況,父母的指責和痛恨只會讓孩子更加傷心,對父母產生怨恨,使父母和孩子的關係處於崩潰的邊緣。
為了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父母一定要克服“暈輪效應”的消極作用。父母對孩子的表揚或批評,應有足夠的資訊量,而且要提高自己認知的深刻性。如果父母若是僅憑第一印象的認知或情緒共鳴,固化自己的認識,因此而“一俊遮百醜”或“一醜遮百俊”,這對孩子是很不公正的,會使孩子產生妄自尊大或是喪失自信,均不利於孩子的成長。
家教故事
拉蒙?卡哈是舉世矚目的神經組織學家,被稱為“西班牙王國上空一顆光輝燦爛的巨星”。他的父親是一名外科醫生,後來透過刻苦自修當上了薩拉大學應用解剖學教授。卡哈小時候調皮,酷愛繪畫,還喜歡養鳥、舞弄刀劍和玩打仗遊戲。
有一次,他決定利用學得的知識,造一門“真”的大炮,並向鄰居小朋友顯顯身手。然而,沒想到這門“真”的大炮一發射,真的產生了不小的威力,把鄰居家的孩子給打傷了,闖下了大禍。鄰居們對他產生了很壞的印象,認為這是個不可救藥的孩子,把他告到警署。卡哈除了被罰款外,還被警方拘留,捱了三天餓。父母亦對他十分生氣。卡哈從拘留所出來後,父親讓這個沒治的“壞”小子輟學,先送去學理髮,後又學補鞋子。
父親畢竟是一個有遠見卓識的人,在心情平靜下來後,他開始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是否合適。做了一次壞事,並不代表孩子就真的一無是處、不可救藥。孩子闖了禍是要管教,但不能因此而因噎廢食。
一年後,父親上補鞋鋪接回了卡哈。他深情地對孩子說:“爸爸做得不對,不該因為你闖了一次禍而中斷你的學習,從現在起,你就在我身邊學習吧,你會有出息的。”
從此,父親擔當起教育兒子的責任。他教孩子精心學習骨骼學。父子倆一起到墓穴中去挖枯骨。沒想到骨頭的奇特形狀一下子抓住這個“頑童”的心,他對骨骼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此後,卡哈勤奮鑽研,最終成為了舉世矚目的神經組織學家,並榮獲了諾貝爾獎。
學習成績不是一切
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很多父母把孩子的學習成績作為評價孩子好壞的惟一標準。如果孩子學習成績好,就是優秀的孩子,父母自然也不會吝惜表揚加獎勵;如果孩子學習成績不好,不管其他方面怎麼樣,孩子的將來也一定沒什麼出息,父母自然少不了嚴厲的指責和懲罰。這就是用學習成績代替一切衡量標準的“暈輪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