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5章 政府工作會議 之 我們為什麼落後(第2/3 頁)
聽到這裡,會場很多人頻頻點頭,輕聲議論。
的確,工業發展、招商引資是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沒有人否認這一點。
“對啊,李市長說的對。聽說中州就是工業發展的好,所以才超過了我們濱州!”
“是啊,爾陰潔洗液大家都聽說過吧?就是每次出差賓館的客房裡桌子上必備的瓶子。聽說就是中州生產的。據說他一家每年繳納的稅款就超過一個億!”
“還有那個小靈通工廠!也是這幾年發展起來的。你們知道嗎?現在我們手上的、全省的小靈通,都是濱州工廠生產的!這麼多的人買小靈通,這量的有多大?所以,人家的經濟發達啊!”
“是啊,無工不富。他們是抓住了重點!”
“李市長就是從中州過來的,他這是要複製經驗了吧?”
……
底下的人的議論聲音雖然不是很大,但是有些還是傳入了李振華的耳朵中。
這就是統一思想認識的第一步啊,看來開局不錯。
他很滿意。
於是接著說道:“可是我們是怎樣做的呢?我到了汽車廠和和鋼鐵廠調研,這兩家企業,都是曾經聞名全省的重點企業,可是這幾年來困難重重。”
“農用汽車廠,一直靠幾款老車型主打,幾年來受其他類似廠家的競爭,處境艱難,業務呈現萎縮狀態。雖然這來年企業也在開發新產品,可是董事長告訴我,說在開發新產品的事情上,我們政府並沒有給他們一分錢投資,全是他們利用自有資金搞的!”
“我們鼓勵企業自主研發,但是政府也不能袖手旁觀。企業的資金和條件有限,沒有打外力和資源的幫助,會發展的相當的緩慢和艱難!這就是汽車廠的現狀!”
“鋼鐵廠的情況和農用汽車廠類似。都是受到競爭對手的衝擊,獨自承擔市場的洗禮!在其他更加強大的同行的衝擊下搖搖欲墜!”
說到這裡,很多人都深以為然。
作為濱州人,對農用車廠、鋼鐵廠,大家太熟悉了,也太有感情了。
可是兩間工廠陷入困境,前景不妙也是眾所周知的。
誰都不希望這兩家工廠倒閉,誰都希望他們浴火重生,可是誰都不知道該怎麼辦。
張超作為分管工業的副市長,更是感觸很深。只不過,他無能為力!
他坐在李振華身邊,臉色相當的沉重。
“我們的企業,在獨自奮鬥,獨自應對來自全國各地的競爭和衝擊!有的同志會說,這是場經濟!我們能有什麼辦法?”
李振華再次掃視全場,全場鴉雀無聲。
李振突然提高了聲音,說道:“我們真的沒有辦法嗎?可是我知道,我們每年投入市政工程的資金數十億!這數十億的資金,我們為什麼不能夠分一些出來,投給實體企業呢?”
李振華的聲音洪亮,振聾發聵。
全場肅穆。
因為誰都知道,濱州的投資重點一直是市政工程,羅楚把政府每年的預算都投入道路橋樑建設、公共場所等建設去了,對企業差不多是不聞不問。
李振華的選擇的和羅楚完全不同啊。
“我不是反對建設市政,畢竟一個漂亮的市容市貌,我們生活在這裡也舒服些是不是?”
李振華再次停頓,其幽默的發言引來陣陣善意的笑聲。
“可還我們絕不能喧賓奪主,忘記了什麼才是經濟的主體,什麼才能讓經濟持續發展。只有經濟發展了,城市才能持續發展。否則就是竭澤而漁!”
“我想問問大家,這些年,我們投入那麼多的資金,進行市政建設,產生了多少dGp?產生了多少就業崗位?”
“他的投入產出比是多少?是高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