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部分(第3/4 頁)
門”,從事慈善事業,僅在近一年時間,公司已經向社會捐助現金510多萬元。公司承諾每年把利潤的8%用於助殘濟困事業,為困難群體盡一份社會責任。現已資助近2000名白內障患者的復明手術。而我新註冊的公司,現在才兩年多時間,加上老公司,也只有三年多的時間。三年前,我靠自己的轉業費,從十多萬元起家,現在仍是一個獨資公司,從來沒有向銀行貸過款,也沒有向政府伸過手。做企業錢不是根本,人才是根本。而人才的根本是品德。
企業發展的主要原因,絕不是我一個人的力量,關鍵是我們找到了人才的科學標準,我們因此擁有了一批優秀的人才。同時,我自身也按這個人才標準進行修煉,以仁治企,凝聚了人心,積累了大家的智慧,所以企業“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實踐告訴我們:經濟管理人才更應該有社會責任感,更應該把品德放在首位。*說:“企業家身上應該流著道德的血液。”
誰能成為真正的科研人才
小時候,我曾經有過當科學家的夢想。那時候,我心目中科學家的形象是身穿白大褂、搖晃玻璃瓶、擺弄顯微鏡的人;現在我心目中科學家的形象是像袁隆平那樣深入實踐、虛心學習、理論聯絡實際,願為社會無私奉獻才華和心血的人。在我國,科學家很多,但以袁隆平為代表的農民科學家取得的成就,更舉世矚目。這不僅僅是因為我們是一個農業大國,更重要的是在農業科研上我國更注重實踐,不僅是在實驗室裡,而更多的是走到田間地頭,甚至荒野,在大自然裡進行探索研究;不僅從書本里邊、電腦裡邊查閱資訊,更重要的是向身邊的農民學習,在實踐中探索。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他們的成功,實驗儀器不是最關鍵的,最關鍵的是有實事求是、虛心探索、注重實踐的科研精神,有為社會做出更大貢獻的真切希望,有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衝出重圍的堅定信念,這是科學家之所以成為科學家的根本。
有些學生想成為科學家,成為科研人才,而其目的僅僅是為了享受高樓大廈裡一塵不染的實驗環境,為了擁有大量書籍資料的書香氛圍,為了受人尊敬的響噹噹的職稱,為了脫離泥土、擺脫體力勞動的鐵飯碗。一句話:不是追求真理、奉獻社會,而是為了追求個人利益。像這種沒有宏圖大志的個人理想與我們科研人才所從事的探索發現的偉大事業相悖,不具備成為真正科研人才的優良品質,也不可能創造出令人敬佩的豐功偉績。現在學校有很多所謂的科研人才,由於缺乏注重實踐、吃苦耐勞的科研精神,脫離實踐,在書本里面搞科研,在玻璃瓶裡搞創造,寫幾篇想當然的科研論文充成果。自認為已經有了重大的突破,高深得不得了,但是就是發揮不了實際作用。成果沒得到應用,不是因為他人的鼠目寸光,沒有發現這個“寶貝”,而是這個所謂的寶貝是溫室裡長大的,檢驗不夠,歷練不夠,就像溫棚裡種植的人參,雖也是人參,但價值不大。
我們高喊科研成果利用率很低,主要原因是我們的科研隊伍為社會無私奉獻的崇高精神不夠,向實踐學習的求實風氣不夠,放低身架,向工人、農民虛心學習的時間太少。
而虛心是科研人員必備的素質,因為我們人類所掌握的知識非常非常少,說大個的,宇宙有億億萬個星球,數都數不清,但是我們人類連自己賴以生存的地球都琢磨不透徹,連最近的月球都知之甚少;說小個的,世界上的病毒種類不計其數,但是我們人類還沒有完全掌握一個病毒。人類對自然界瞭解得非常膚淺,因為知道的少,所以就不能有過多的驕傲情緒。而一些所謂的學者,自認為懂得了世界上最先進的科技,瞧不起中國的中醫中藥,但是在中醫中藥的神奇效果面前,卻無言以對。他們說中醫中藥不科學,事實上,是他們所掌握的科學太少,是他們的科學理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