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部分(第2/5 頁)
嗤道:“為你漢室,為誰的漢室?”
文臣愕然,呂布道:“十天後出兵,眾位大人有何高見?”
“雙方兵力估測,主公已經知道了,現為各位詳細說一次。”
麒麟排眾而出,那文臣識趣歸隊。
麒麟:“我們的糧草足夠支援五年作戰,但兵力在初期無法完全集中,出函谷關外,還有兩處意圖尚不明朗。”
“一是漢中、二是遼東。漢中有張魯坐鎮,太平道自黃巾之亂以來自成一家,不涉中原戰事,我們多次取道漢中,往返荊益兩州,張魯都未曾阻攔。”
華歆道:“張魯何許人也?不過是裝神扮鬼,下九流之輩,當年若非道士興亂,漢廷何止沒落至此?!”
法正沉聲道:“此言不妥,司徒大人,如今既要伐曹,便需摒了昔時恩怨,否則侯爺出兵,我方腹背受敵,如何能勝?”
麒麟微一頷首道:“是的,要爭取到張魯,就必須承認天師教的正統地位,五斗米教起兵,不也是救民於水火的原則麼?和我們有什麼區別?依我之見,出兵前,遣使前往巴中城,拜張魯為國師。”
此言一出,殿中譁然,數文臣道:“決計不可能!”
麒麟道:“想我漢家文、景兩帝當政,俱以黃老無為之道治國,輕徭薄稅,與民修養生息,後雖有儒、法、道、陰陽、縱橫多家並行而治,終不過一句‘霸王道而雜之’,有何不可?儒經若是大義,諸位大人何懼?”
“更何況,國師不過是個虛位,不干預政事。以此職換取漢中,免除背後之困,沒有比這更划算的事了。”麒麟又道:“諸位大人若想否決我的提議,請拿出更好的辦法來。”
殿中肅靜,片刻後孔融說:“以王道之師令其誠服,倒也未嘗不是方法。”
蔡邕已屆八十高齡,顫巍巍嘆了口氣:“孔司徒吶——”
“事到眉前,虛名俱是無用,在西涼過了這數年,若非有溫侯雷霆手段,我漢家臣子還如何得以留存?”
孔融點頭道:“太傅教訓得是。”
蔡邕起身,數人忙來攙扶,蔡邕朝呂布道:“太傅一職,願拱手讓出,唯望張魯能臣服,歸於天子。”
麒麟動容,蔡邕這次的提議落到了實處,張魯若能被拜為帝師,實是給予太平道百年難見的榮耀。
蔡邕緩緩道:“自我十六歲舉孝廉,建安年間與王允同拜中郎將,後擢太傅,這許多年中讀過經卷,方知黃巾軍初成時,軍旨本是弔民伐罪,解饑荒之危,非是曹操、何進等人口中所稱亂賊。”
麒麟點頭道:“現下張魯偏安一隅,不投曹,該是持觀望態度,上元節遣女前來提親,便是試探。”
蔡邕道:“既是如此,太傅之位讓予他亦無妨,我也老了,只盼有生之年,能見天子再臨長安,了卻一樁心願。祝溫侯此戰馬到功成。”
呂布欲起身相送,蔡邕以手作攔,腳步蹣跚,出了未央宮。
陳宮道:“既是如此,各位大人想必再無異議,哪位願為說客,前去與張魯交涉?”
呂布淡淡道:“我去。”
謀臣們紛紛蹙眉:“不可,主公需出兵征戰……”
麒麟會心一笑:“你去?你有把握?”
呂布道:“此事非我鎮不住。況且,我還有事要問他”
麒麟一開口,群臣識相沉默,麒麟想了想,道:“你有什麼話問他?”
呂布似乎有點毛躁,片刻後道:“回來再告訴你。”
麒麟方點了頭。
陳宮翻開手中本子,道:“七年涼州休養,除卻赤壁一戰死傷萬餘人,長安城中,尚餘兵馬三萬八千餘人。”
“西涼全境徵集兵士,得五萬人,益州前來依附新兵,又有兩萬,滿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