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頁(第1/2 頁)
不難看出,黃迎風老人是一個有文化的南僑機工,在十年前就用文字寫下了自己難忘的南洋機工回國抗戰的史實,為我們留下了一份珍貴的資料。在回憶錄中,他是這樣描寫回國前自己的思想變化過程的:&ldo;為了建成滇緬公路這條運輸線,祖國當時緊急號召海外僑胞,凡有開車與修車經驗的青年機工,願意者歸國服務,共赴國難。這是海外赤子報國的機會,這是考驗僑胞是否愛國的試金石。果然,在很短的時間內,僑胞機工報名者愈幾千人,我與公司的另一名司機何啟富報名時,落在第七批迴國。
&ldo;在報名前,我也有過深深的思考:(1)我這一次去,便是切斷了我目前滿意的工作與生活,將來不可能復得,萬一有失,家庭由誰管?國是五億人的,多我一個人、少我一個人不見得要興亡;而家是我一個人的,無我不堪設想。(2)我是一個年輕力壯的炎黃子孫,在中華民族生死存亡的時刻,應該為民族的生存貢獻個人的一切,這才是堂堂正正的中國人!有國才有家,國亡家難存,即使是國亡後家尚存,也只能當亡國奴,有何幸福?(3)我愛國嗎?眼看著祖國淪陷而無動於衷麼?我貪生怕死嗎?只想到個人的享受嗎?不!經過深刻的思考,我認定只有打敗敵人,才能救國救家,所以,我決定報名歸國抗日。南洋生活雖好,但我的心已為祖國患難所佔據,能為祖國開一車士兵上前線抗敵,能開一車軍火上前線殺敵,不也是英雄麼?
南僑機工多少往事可以追憶(19)
&ldo;公司為我們二人送行,專做了二枚紀念金章,大家都勉勵我們要為祖國立功,要為僑胞爭光,最後揮淚而別。&rdo;
這就是一個愛國赤子的情懷。他的思想,同樣也代表了3193名南僑機工的思想。
黃迎風老人的回憶錄還寫道:&ldo;1939年秋天,我們第七批華僑機工服務團回到了昆明,在西南運輸處不久便到後勤部汽車第三團第八連,駐地在貴陽唐家山。
&ldo;1940年日軍佔領南寧,想攻我貴州,切斷川滇運輸線。我軍組織反攻,集中動用了在貴陽一帶的華僑司機,包括八連在內。這場戰鬥異常激烈,經過生死的搏鬥,1941年我軍收復了南寧。這次勝利卻讓我們付出重大的代價,有不少華僑司機,為祖國流盡最後一滴血,上級高度讚揚了華僑司機如此英勇殺敵之精神,交給每人幾百美元,以資鼓勵。
&ldo;1942年,為了反攻緬甸,中國擴充了駐印軍力量,我從汽三團八連被調到汽六團去印度參加駐印軍,擔任翻譯員。在印度,要經常與美軍聯絡,從領新車、領油、領料、修理、行車、裝載、問路,件件都要翻譯員先行,甚至上市場購物也是如此。由於早年我在新加坡專學英語,想不到竟然在這裡應用,實在令人歡喜。有時,遇到印度華僑,他們都是廣東、福建人,我也能說通他們的鄉土話,因此,全團官兵對我非常尊敬、熱情及友好,團中提拔我為三級英語譯員,領校官駐印軍的津貼。我這一特長能被器重,使我感到萬分的榮幸,為祖國我願獻出自己的一切。&rdo;
坐在我跟前的黃迎風老人,靜靜地看著我在閱讀他的回憶錄。這時,我抬頭看到黃老發紅的眼睛裡,充滿著淚水。黃老的女兒,給父親遞上一塊紙巾,輕輕地擦去臉頰的淚痕。可以想像,就在這一段短短的時間裡,黃老的記憶已經回到那遙遠的滇緬公路、印度和緬甸戰場,回憶著戰火紛飛的中緬戰場。那兒,有戰友倒下時的悲痛,也有勝利時的喜悅……
陪同我而來的妻子張符山和妹妹符月、同學饒麗敏,被這一幕深深感動,也情不自禁地眼圈發紅。
3193名南僑機工,從1939年至1945年六年,在滇緬公路的抗戰中留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