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頁(第1/3 頁)
頓了頓,趙康想了一下措辭,下面的事他做的有些急躁了,但願主子待會聽了不要發火,&ldo;奴才順藤摸瓜,沿著那些下人在府上的職務,很快就摸到大房,還有,還有,還有華廈裡去了。奴才們就在華廈外觀望了一眼,沒敢驚動老爺子的人!&rdo;
趙秉安聽到這皺起了眉頭,這事要是碰上老爺子,恐怕就要麻煩起來了。不過,也正常。周家就是一塊送上門的肥肉,他才不信老爺子和大伯能拒絕的了。再說了,這種事原本就是一個願打一個願挨,周家借了永安侯府的勢,也不算吃虧。
&ldo;多少銀子?&rdo;
趙康把頭抵在地上,想起那些箱子,身子都發顫,&ldo;咱們的人只是瞭望了一眼,約莫著得有十幾口大紅木箱,看箱子的成色,應該是今年立春新打的,按那規格算,至少得有十萬兩。&rdo;
&ldo;呵,每年十萬兩銀子入帳,侯府裡的其他人卻一點風聲都沒聽見,大伯真是好本事啊!&rdo;
&ldo;這些銀子流進了哪家票號,能查清楚嗎?算了,估計他們也不會把這筆銀子帶到明面上來,應該是鑄成銀冬瓜或是什麼的,藏在了侯府屬地的某個地方。這件事,你平時順帶著注意一下就好,切記不要打草驚蛇!&rdo;
&ldo;奴才記住了。&rdo;
&ldo;周家出事以後,那些人沒再動作嗎?我記得今天周家老太太也來了,她見了誰?&rdo;
&ldo;周家出事之後,就往侯府裡連續送了兩回銀子,都被擋了回去。今兒除了四房那,周家老太太也沒見什麼人,要不奴才再去詳查一下。&rdo;
&ldo;不用了,周家人還是比較懂情理的,要不是迫在眉睫,不會連家裡老太太都要上門求人。周家現在的境況怎麼樣了?&rdo;
&ldo;不大好,牆倒眾人推,內侍監現在隔三差五就去周家敲一筆,五城兵馬司原還觀望咱府上的態度,瞧著一連幾天沒動靜,現在也開始上門了,您也知道,那都是一幫兵痞子,能幹出什麼好事來。這些天,周家四處撒錢想從大牢裡把週二爺撈出來,刑部那些人錢是收了,但事辦沒辦就不清楚了。&rdo;
&ldo;我都知道了,你勞累了一天也早點下去休息吧。明天你去準備一張拜帖,親自送到鎮遠將軍府,就說我想約見姚二哥一敘,時間地點去問沈林,他會安排好的。&rdo;
&ldo;是,那主子早點休息,奴才告退。&rdo;連夜出府確實會招起府上其他人的注意,趙康也只能等明天了。
趙秉安在紙上寫下了&ldo;周家&rdo;兩個大字,又用硃筆圈了起來,不時敲著。能在這種環境下撐那麼久,周家的底蘊恐怕比明面上要厚實的多,這樣看來,倒是值得自己出一回手。
一夜無夢,清晨時分,趙秉安親自把還熟睡著的小胖子送回了四房,他今天有許多事要辦,實在沒功夫和這個孩子痴纏。
周氏自從昨天和四爺大鬧一場後,她就後悔了,悔的不是和趙四鬧,而是利用十一去脅迫小十。要是這件事惹惱了三房的侄子,那十一去邵家進學的事還能不能如約,她都不敢想。說到底,孃家總是不及兒子重要的。所以今早趙秉安一到四房,就發現四嬸待他格外熱忱,甚至說得上是,諂媚。趙秉安也沒辦法和周氏解釋,送完十一後就轉身出了四房,氣氛實在太尷尬了。
玉涵院裡,三爺正等著小兒子呢,他昨天就聽說了周家的事,要按他的想法,周家是咎由自取,很沒必要搭理,但要是小兒子堅持的話,那他搭把手也不是什麼大問題。
&ldo;爹,娘,兒子給你們請安了。&rdo;
&ldo;快坐下,娘今天特意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