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部分(第3/4 頁)
袋裡放了出來,這可是水下的極品坐騎,李俊怎麼會不知道利用呢。
很快他就發現了一處海底在冒著氣泡的地方,“哈哈哈???終於找到了,”海底所冒氣泡的地方,就是這片海底最接近地火的地方了,之所以海底會冒出氣泡,那是因為這裡的泥土下面溫度比較高,沁入地下的水分被高溫蒸發,才產生的氣泡冒出的現象。
就是這裡了,李俊馬上投入到了開闢海底洞穴的勞動中,先在海底四處連點幾下,然後在點過的位置埋下靈石,佈置了一個避水陣,拿出三尖兩刃刀身體如旋風一般高速的旋轉起來,三尖刀如鑽頭一樣就鑽入了海底的泥沙中。
不一會便來到了海底的岩石層,很快他就開闢出一個海底洞穴,,又把寶尋放出來讓他把洞穴擴建成一個洞府,這才開始準備打通地火所要做的準備,先把要打通地火的地方刻成一個八卦形的石臺,然後刻畫雲紋使石臺更加堅固和耐熱。
把這一切都做好後他拿出準備好的材料放在石臺上,之後祭起飛劍“叱”飛劍如高速旋轉的鑽頭,直接扎入石臺中心那個刻畫好的圓環內,李俊控制著飛劍一路向地底鑽去。
又費了半天的時間,“噗!呼~~~”紫紅色的地火從火眼中噴了出來,那把飛劍也被衝了出來,李俊顧不上收起飛劍,趕緊用準備好的材料加固火眼,再過一個時辰之後,地火丹臺終於完工了。
做完這一切李俊已經很累了,所以他只好就地打坐恢復起法力來,這次他並沒有吃丹藥快速的恢復法力,而是以正常的修練之法慢慢的恢復著法力,同時也把心境調整到平靜如水的狀態下。
又是半日的時間過去了,李俊取出丹爐按照以前的習慣,預熱、刷爐、投藥等步驟開始了煉製百草凝元丹,沒想到這種丹藥的煉製並不容易,三天以後李俊才成功的煉製出一爐下品丹藥,以他原來的成丹率來看,煉製這種百草凝元丹似乎是降低九成的樣子。
這李俊頗為的不解,到底是什麼原因讓自己煉製這種丹藥如此的困難呢?他又取出了《百草經》的玉簡,開始研讀起其中的‘神農制丹訣’,結果開篇的一句話讓他不得不又從新找到那篇‘藥石圖錄’開始研讀起來。
不過‘藥石圖錄’的開篇又打碎了他想提高成丹率的想法,因為‘藥石圖錄’開篇寫了一段話:研圖只知其形,讀字能知其性,然不得其精也,天地之不同,造化亦有異,知天地之精魂,造化之靈秀,在乎己而非藥也,得其精者,方得丹藥煉製之精妙。
它的意思就是說,各種的藥材你看了圖錄就能知道他的樣子和表面藥性,但是卻不能完全的知道每一種藥材真實藥性,因為藥材生長的地理環境不同,所能發揮的藥效和藥性也是不同的,你要想很精確的把握每一棵藥材的藥效和藥性,就必須自己不斷的從實踐中去了解去掌握,才能很好的把握每一棵草藥的藥性和藥效,這樣才能更好的調整丹方,提高煉製丹藥的成功率。
這完全打破了李俊想長久閉關,直至修為提升到金丹期的打算,‘藥石圖錄’的最後也寫了一段話,其意思就是,要想很好的掌握每一棵藥材的藥性和藥效,要從最基本的熬製湯藥做起,才能最好的知道這些草藥的藥性和藥效。
李俊又煉製了幾次“百草凝元丹”,其中又是隻成功了一次,他果斷的放棄再次煉製的想法,因為他的藥材也快用光了,不過煉製出的這些丹藥,配上別的丹藥已經夠他把修為提升到築基期的巔峰了。
數日後李俊回到了‘將軍嶼’,這是李天成給這個島嶼起的名字,就大將軍居住的島嶼的意思,也沒有人去評判他起的名字好壞,從此這座島嶼就叫將軍嶼了。
李俊做出了一個決定就是要離開這裡,獨自一個人去修行,之所以不帶著劍一等人,一方面是認識他們的人比較多,另一方面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