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 石廳刀試(其十二)(第3/3 頁)
嘛?!莫名其妙!!
……對不起,我不是在酸你們南宮世家……對不起代表我有錯!!”
話說到後面秦雋突然轉向其他人開始“習慣性”地道歉,看了一圈後又看到藏真心對他笑著搖搖頭才想起來南宮尋常並沒在場,不過他橫豎話都說出來了,乾脆也不收回。
好在除了被南宮弄花用眼神示意後才沒有抄起來長刀的南宮飛星外,其他在場的南宮世家之人很有默契地對秦雋頗有點指桑罵槐意味的話充耳不聞。
殷姓老師範自己確表現出一副不敢置信的神情,諾諾道:“欸……不攀關係的嗎?那不也是個武林世家……?”
歐陽歐陽咳了兩聲,“……殷老師,你還是收收心等著看刀試吧。”
這下終於再沒人來搗亂,單途得以取出用馬車隨著藏門主一併運來的木箱,向壘石廳中的人展示他帶來的東西。
木箱中是三十多片灰白色的硬質浣布塊,每片以抽芯竹皮鑲邊,約一尺三寸見寬、兩尺半長。
單途拿起一塊,五指稍一用力,布塊便發出非常輕的裂帛之音,從中破開。單途順便解釋道:“這是特殊手法配合‘秘境’奇材織造的硬浣布片,不遇武者勁力則結構不破,即便是煉技途高境的修煉者控制住自己的勁力不讓勁力稍加在其上,只要他運出了勁力和浣布一觸,結果也將是一樣。
所以只要刀試雙方各持用木刀比試,在手臂、大腿、身軀各處綁上此種浣布片,便可以檢查浣布片的完好程度來看出觸碰到布片之時是否運用了勁力。
雙方再以木刀上塗抹黑色石墨粉為中招的根據,功力差距的問題對比試來說便不復存在。
此種浣布事後先浸水,再用猛火一撩,再沒入水一次便可以讓上面沾染的石墨汙垢脫落,自然可以重複來用。”
在場之人又是一陣交頭接耳,殷姓老師範出口讚道:“都說‘風過崖,清無砂,莫不鑄鐵別找它’通明山莊淩氏底下工房的手藝真的是出神入化,連這種東西都造得出來。”
這句話得到南宮飛星的認同,她不住點頭附合。
其實該說是“薛冶一脈”的手藝才是,只不過在場對這點知情的人也不會有人糾正就是了。
陳至真的閉上了雙眼,他想起來一件往事。正因為他是“孽胎”,而且還是“孽胎”中頗為顯眼的一個,他請教過“畫中人”一個問題——就是“薛冶一脈”對“秘境”奇材和“秘境元”加工的技術從何而來。
“畫中人”當時給了陳至一個明確的答案:他認
為“薛冶一脈”或者說薛冶本人這方面的技術來自於“夢中人”。
崑崙山眾妙門掌握著比“薛冶一脈”更為精湛的奇材和“秘境元”加工技術,只是在製作具體特殊結構和鑄術這兩項上比起“薛冶一脈”的平陽號後人遠遠不如。
如果“薛冶一脈”製造出了“六刀七劍、十三名鋒”,那麼,掌握同樣甚至更高加工技術的崑崙山眾妙門寶器堂,是不是也曾經用“人析之法”強化“秘境元”造出過些什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