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頁(第1/2 頁)
遠在京城的皇帝慕長胤也是如今決定的,他下旨讓沈縉與西戎議和,然後立刻回京。因為慕長胤被孟丞相折騰得焦頭爛額,急需沈縉前來助他一臂之力。
而沈縉卻早已等著慕長胤的這一道聖旨。
沈縉站在闕玉關的城牆上,遠遠的看著北方,那是帝都京城的方向,也是他日後……沈縉唇角勾起一抹躊躇滿志的笑痕,令站在一旁很少見沈縉笑過的孟一堂有些驚訝:&ldo;沈大哥有什麼高興的事情麼?&rdo;
孟一堂與沈縉在邊關這幾年的確歷練得成熟了很多,他與沈縉生疏的關係,也在雙方有意下熟稔起來,孟一堂對沈縉的稱呼也從&l;沈將軍&r;變成了&l;沈大哥&r;,而沈縉對孟一堂的稱呼也從一開始的&l;孟公子&r;變成了他的字&l;天佑&r;。
孟一堂,字天佑。天佑這個稱呼的確有點不太正規,不像是學富五車的孟丞相取的,然而這的確是孟丞相思索了好多天親自取的字,蘊含著他對自己獨子的殷殷愛護,希望病弱的獨子有受天庇佑,長命百歲。若非慕長胤的字便是長生二字,只怕孟丞相便要給孟一堂取字為長生了。
沈縉收斂了笑意,看向孟一堂,道:&ldo;只是想到邊關已經恢復太平,邊關百姓的日子好過了許多,我也能回京了,便覺得高興。&rdo;
孟一堂微笑道:&ldo;這的確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情。&rdo;他已經有幾年沒見過老父了,也不知父親可是安好?這幾年收到的信裡父親也都說尚且安好,但他覺得以父親那報喜不報憂的性子,信裡報平安的話只能相信個七八分。
沈縉這一番話勾起了孟一堂對孟丞相的思念之情,目光也不由自主的看向了北方。
大軍多半還是要戍守邊關的,因此沈縉只能帶著十萬大軍回京。除了這十萬大軍,沈縉暗中還讓自己的心腹軍隊化整為零,藉助此次大軍入京造成的混亂情況混入京內。
十萬大軍的行軍速度是很慢的,起碼跟一小隊人馬快馬加鞭的速度來比是遠遠比不上的。小說中的那種今天有人侵犯邊境,過兩天皇帝就收到軍情報告,皇帝下令後沒兩天大軍就能開撥,不到一個星期大軍就能趕到邊關與敵軍交鋒的情節是不可能出現在現實中的。古代調兵遣將是非常耗時間的,行軍速度也很慢,因此沈縉這次估摸著回京城就要走上三四個月的樣子。
第18章 1、1帝王受x將軍攻
沈縉站在盤龍殿外等候著,身姿挺拔,一動不動。一直到太陽從東邊移到了頭頂上,慕長胤的隨身大太監才從盤龍殿裡走出來:&ldo;陛下宣沈將軍覲見!&rdo;
沈縉臉色如常的大步朝盤龍殿走去,但心中已經轉過了好幾個念頭。
慕長胤在他剛剛一回來便給了他這樣一個下馬威,莫非是發現他暗中的小動作了?孟丞相併未提及慕長胤最近有什麼不對勁的地方啊。
沈縉心中凝重的進入殿內,便看到慕長胤端坐在御桌前看奏摺,雖然聽見了他的腳步聲,但並沒有抬頭看他。
見狀,沈縉越發覺得不妙,但他還是按兵不動,規規矩矩的給慕長胤行禮。
然而不等他跪下去,慕長胤便開口了:&ldo;你過來。&rdo;
沈縉頓時放下心來了。
看來慕長胤這次給他的下馬威不是發現了他暗中的動作,估計還是因他對他不冷不熱的態度激怒了慕長胤。既然是感情上的問題,而不是皇權上的問題,沈縉便無懼了。
沈縉從未給人下過跪,本也不願給慕長胤跪下,慕長胤讓他過去,免了他的行禮,他自然不會拒絕。
沈縉走到慕長胤的面前,與他隔桌相望。
慕長胤冷著臉,問道:&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