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中山之狼、紅顏禍水(第1/3 頁)
後趙天王石勒在襄國稱帝時(330年),丁零首領翟斌入謁朝見,受封句町王。
丁零亦稱狄歷、赤狄、敕勒、高車、鐵勒,最早生活在北海(貝加爾湖)附近,東漢進攻北匈奴獲勝後,部分丁零人的遊牧地域逐漸南移,與中原漢地交流往來。三國時,一部仍在貝爾加湖以南遊牧,稱北丁零,一部遷徙至阿爾泰山附近,進入西域,南與烏孫、車師,西南與康居為鄰,稱西丁零,翟斌的家族就是西丁零的一支。
丁零這個稱呼來自匈奴人,早先自號狄歷,春秋時稱赤狄,與漢化較深的匈奴、鮮卑、氐、羌等族相比,丁零人的習俗更加原始,以漁獵遊牧為生,甚至仍舊茹毛飲血。
留居在貝加爾湖的被稱作丁零,南遷進入中國北方的諸部,活動範圍西至阿爾泰山、額爾齊斯河上游,東至大興安嶺以西,分佈在漠南、漠北、河西走廊以及寧夏。
魏、晉以來,鮮卑逐漸興起,佔據南匈奴舊地,生活在陰山一帶的丁零人也逐漸鮮卑化,塞外各族稱其為敕勒,又因其使用高輪大車,鮮卑人稱其為高車,前燕和代國都曾征伐敕勒,甚至還為此發生衝突。
攻滅前燕之後,苻堅遷燕地鮮卑、慕容宗室和部分關東豪族至關中,原居中山的丁零翟斌所部也被遷到新安、澠池。
為了對丁零人施加影響,翟氏子侄後輩也獲賜來到長安讀書,但因為自小到大所接觸的保留了諸多原始部落習俗的成長環境,他們所信奉的是弱肉強食,渾身上下都溢散著掩藏不住的狼性氣質。
尤其是翟斌的兩個侄子翟真、翟成,二人都已三十多歲,價值觀早已成型,內心裡對太學中所教授的經典不屑一顧,只當是在做質子,才盡力完成課業以結交貴胄。
限於生活水平和醫療條件,古代平均壽命短,幼兒夭折率高,所以普遍早婚早育,甚至歷朝歷代統治者還親自下令,規定適婚年齡,越是戰亂頻發導致人口嚴重下降的時代,男女婚齡就越小,遊牧民族就更不用說了。
比如隴西鮮卑乞伏部,呂隆好友乞伏乾歸的祖父,前任首領乞伏傉大寒,年齡只比苻堅稍大幾歲,死去時年僅二十一歲,其子時年六、七歲的乞伏司繁(乾歸之父)繼任部落首領。
乞伏司繁成年前,國政皆委於堂叔祖乞伏吐雷,一如其祖父乞伏述延年少繼立時以叔父乞伏軻埿為傅委以執政的舊例。而意味乞伏司繁成年的標誌,則是其長子乞伏國仁的出生,那時乞伏司繁才十四、五歲。
述延之父利那與軻埿,還有吐雷之父祁埿,三人是親兄弟。利那死後,祁埿接任首領,祁埿死後首領之位又交回給述延,部落內部極為團結。
翟真、翟成厭惡前往太學的另一原因,就是翟真之子十六歲的翟遼,與子侄輩做同學難免有些尷尬。按照其部落中的習俗,娶妻生子的翟遼身份上已是成年人了,他的兒子翟釗都快兩歲了。但在閱歷方面,翟遼因實際年齡的限制,不像父親和叔父懂得偽裝,他如天空般純淨的淺碧色眼瞳裡是毫不掩飾的野性、貪婪和暴虐,視旁人如視獵物。
即便再怎麼早熟,翟遼也還是個少年人,哪怕已經有妻子,可部落習俗賦予他的不是責任,而是去佔有更多,通俗的說就是隻要養的起老婆孩子,想娶幾個都行。
好在翟遼沒有因愛美之心丟掉理智,打聽到苻馨是前秦宗室出身,他也只是表明愛慕。丁零人是父系社會,一個明顯的特徵就是不內婚,平時的習俗中,女子如同父親或者丈夫的私財,而翟遼打量苻馨時,就好像在看囊中之物,這能讓性格獨立的苻馨有好感才怪。
連連遭拒的翟遼卻不認為問題出在自身,加上同為中山丁零的鮮于乞從旁攛掇、挑撥,加上對苻崇贈金之舉的誤解,嫉恨迅速充滿他的內心。
翟遼的打算是直接走官面手段買票上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