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夜色下的大黃魚(一)(第1/2 頁)
夜色如墨,海風輕拂。
剁椒魚頭號和清琳號兩條船在浪崗列島的海面上相隔不遠靜靜的漂浮。
在敖海源上魚之後,敖博兮的竿子也開始了大彎弓。
小姑娘興奮地收著線,透過竿子傳來的感覺,覺得力度不小,心也是暗暗期待。
然而,當她費了半天勁,終於將魚拉上來時,卻是一條一斤來重銀白色的魚。
“這是個啥?”對於這條魚,小姑娘不認識。
“這不認識?這就是咱天津說的快魚,學名叫鰳魚!你奶奶耐吃介個,來點兒椒鹽糊一炸,嘿,香!”
敖德輝湊過來給孫女講著這種魚的來歷。
每年清明以後,大量的鰳魚魚群進入舟山的黃大洋、衢港外洋、馬跡洋一帶產卵。
由於遊速很快,漁民說它是“小小鰳魚無肚腸,一夜遊過七爿洋”。
因此難以掌握其規律,加上群體小,年漁獲量只有2000噸左右。
鰳魚肉白質鮮,味似鰣魚,除鮮食外,還可醃製加工成鰳魚鯗,其中以三次精鹽加工的三鮑鰳魚為最佳,是岱山的著名海產品。鰳魚有養心安神、健脾益胃的醫藥功能。鰳魚肉能治慢性腹瀉,其鱗能治疣。
鰳魚雖然肉質鮮美,但價值遠不如大黃魚。
敖博兮有些洩氣,將魚丟進一旁的釣箱中。
她瞥了一眼旁邊的敖海源,發現他已經連續上了三條大黃魚,每條都有半斤到一斤重。而她自己的魚竿卻像是被詛咒了一樣,除了鰳魚還是鰳魚,已經連續上了三條鰳魚了。
“這鰳魚也挺有意思的。”
敖慕之看熱鬧不嫌事兒大
“你看它這銀白色的鱗片,多漂亮。而且鰳魚在古代可是貢品呢,據說只有皇帝才能吃到。”
“得了吧,皇帝吃的鰳魚能和咱們釣的一樣嗎?”敖博兮翻了個白眼,“再說了,咱們現在可是在釣大黃魚,誰稀罕這玩意兒啊!”
“別急,大黃魚總會有的。”敖海源笑著插話,“不過你們得注意手法,大黃魚的咬鉤很輕,稍微不注意就錯過了。”
“說得輕巧,您這都第三條了,我們連個影子都沒見著。”敖博兮不服氣地嘀咕著。
就在這時,敖慕之的魚竿突然一沉,電絞輪迅速轉動,魚線被快速收回。他興奮地喊道:“中魚了!這次肯定是大黃魚!”
然而,當魚被拉上來時,眾人卻愣住了。那是一條黃姑魚,因為電絞輪收線太快,魚胃都被吐了出來。
“我去!怎麼是個黃三兒啊。”
敖慕之有些失望地嘆了口氣。
“這黃姑魚也不錯啊,你看,它渾身金黃金黃的,和大黃魚長得挺像,多好!”
敖博兮眉眼含笑的用剛才敖慕之跟她說話的語氣回敬到。
“至少我釣的這個比你那個值錢!”
姐弟倆正鬥嘴呢,李國振的聲音傳了過來。
“你們姐倆兒又吵什麼呢!釣的怎麼樣了?”
李國振從船艙裡走出來,手裡端著一杯熱茶,剛才他感覺晚上的海風有一些涼,進船艙多加了一件長袖。
“姥爺,他諷刺我!”敖博兮指著敖慕之就開始告狀。
“別提了,除了我爸,我們倆釣的除了鰳魚就是黃三兒。”
敖慕之則不理會敖博兮的告狀,無奈地攤了攤手。
“別灰心,大黃魚總會有的。”
李國振安慰道,“不過你們得注意,大黃魚喜歡在深水區活動,你看你爸的線組,要放得長一些。”
“姥爺說得對。”
敖海源點頭,“我剛才就是線組放得長,才連續上了三條。”
——
夜色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