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頁(第1/4 頁)
安寧心疼得拍拍景曜和景佑的肩膀,原先還覺得這種事是對他們的磨礪,等到真發生了,又覺得心疼,他們倆才十二歲,還稚嫩的很。&ldo;你們父親沒事,這兩天怕就有訊息了,你們倆做得很好,娘都替你們倆覺得驕傲。&rdo;
若是別人說這話。多是會在&l;沒事&r;前加一些&l;會&r;&l;應該&r;這類的詞,不管是不是出於真心,可在景曜和景佑聽來都覺得不舒心,感覺就像是他們在心裡認定了張致遠生死未卜,而生還的機會不大似的。等安寧篤定的說張致遠沒事,景曜和景佑皆看向安寧。似乎在求證。
景曜想到安寧幾乎是一下子虛弱下來,喉頭滾動,半晌問了一句:&ldo;娘,您的身體……&rdo;又說不下去,想想也不知該怎麼措辭。
安寧笑道:&ldo;娘身體沒事,你們也不用擔心,還別說,這兩日灌那些個滋補的湯湯水水,就是坐月子的時候也沒那麼補的。&rdo;安寧頓了頓,看著景曜和景佑坐不住的神色,失笑道:&ldo;至於你們倆說的事,也不怪乎如此,官場上本就有人走茶涼一說,那禮部侍郎宋大人本是吏部侍郎,和你們父親積怨已久,如今逮著機會少不得奚落你們幾句。&rdo;
安寧雖是這麼說,心裡頭卻是冷笑連連,要不怎麼說&l;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r;呢,這宋大人和宋夫人簡直就是絕配,心裡頭記上一筆。
&ldo;官場上盤根錯節,關係更是錯綜複雜,原澄觀大師乃是佛學大師,論到官場上的處世經驗,他是教導不了你們倆的。所以你們父親讓你們跟烏先生身邊瞭解學習,所以你們倆應該知道一些,不過你們倆尚小,本不該這麼早接觸到官場上那些彎彎道道,偏你們父親的事讓你們倆奔波打探,才遇上那起人。心有不愉在所難免,就當是一次磨礪,也不必將那些善於諂媚的小人放在心上,不過也不必和他們有摩擦,官場上最忌諱的就是結仇,再者&l;寧願得罪君子,也莫得罪小人&r;。等你們父親平安回來,再看看那些人的反應罷,這些事等你們經歷得多了,慢慢就懂了。&rdo;
&ldo;呵呵,說風涼話的宋大人,怎麼說話也不深思熟慮,將話說死,日後若是被誰翻將出來,指不定會鬧出什麼事端呢?&rdo;中文博大精深,很多時候一句話就可以理解成很多意思,安寧似笑非笑得說道。
原本鬱鬱不樂的景佑想像了一下以後的場景,禁不住笑了出來。&ldo;娘說的是,禍從口出這道理誰都懂得嘛。真真是聽娘一席話,如醍醐灌頂啊。&rdo;
景曜哼了一聲,道:&ldo;什麼如醍醐灌頂,那就是醍醐灌頂,茅塞頓開,柳暗花明又一村啊!&rdo;論起插科打諢來,景佑的功力還是比不上景曜的,關鍵是景佑臉皮沒那麼厚,不像景曜拍起馬屁來流利順暢,半點都不會覺得不好意思的。
景曜又道:&ldo;娘,你生病的這兩日和咱們家是至交的,不是親來就是差人送了慰問禮來,不過姨母家連面都沒露,就連差人問候一句都沒有,剛才管家還遞過來帖子說是姨母家的那小表妹抓周禮呢。&rdo;
安寧嗤笑道:&ldo;既然是遞了帖子知會了咱們,也不能裝作不知,不過我病重怕給小外甥女過了病氣,自不能親去的,不過禮數不能少的。就讓管家照著景琳抓周時她家送上來的賀禮收拾一份送去罷。&rdo;
景曜平淡的點頭,笑道:&ldo;母親就安心靜養吧,要是父親回來看到母親病弱的模樣兒。可是會心疼的。&rdo;
安寧&l;噗嗤&r;笑出來,道:&ldo;什麼病弱模樣兒,你這小子竟是打趣起我來了。&rdo;母子幾人和樂融融,接連幾日的陰霾總算是消